“這個全冠清,好名好利,還有一點小聰明,雖然為人奸猾,卻也能一用!”
熊啟暗暗想道。
熊啟雖然退出,但他臨走之際提到的宋遼兩國之分,卻也激發了在場江湖人對蕭峰的怒火,在全冠清這樣心懷叵測之人的暗中推動下,場面再度恢復到一觸即發的狀態。
“申王殿下!”
少林方丈玄慈看向熊啟,問道:
“你剛才說本寺玄苦師弟不是蕭峰所殺,可有證據?”
“沒有!”
熊啟老老實實的說道:
“據我所知,蕭兄的確不是擊殺玄苦大師的兇手,不過,真正的兇手和蕭兄其實也關系匪淺!”
玄慈雙眸一凝,繼續問道:
“殿下可有確切把握?”
“當然!”
熊啟說道:
“我是從手下為我提供的情報中推測出來的,可以確信!”
玄慈皺了下眉頭,半晌說道:
“當日玄苦師弟親口說過殺人者蕭峰,既然殿下只是揣測,沒有真憑實據,那就做不得數!”
熊啟默然。
“少林弟子聽令!”
見熊啟無話,玄慈當即喝道:
“布下羅漢大陣,今日需的讓蕭峰為我少林玄苦師弟償命!”
數百名少林僧人登時領命,魚貫而出,將蕭峰和十八名契丹武士團團圍住。
武林領袖少林寺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在場江湖人的決心,人人提刀舉劍,躍躍欲試,要和蕭峰決一死戰。
只要有個武功高強的人帶頭,戰斗下一刻就要爆發。
只有大理段氏,熊啟等寥寥數人遠遠站開,不想參與進去。
姑蘇燕子塢這邊,諸人卻在暗中輕聲商議。
三年前擂鼓山,包不同被熊啟隨身太監何安掌括一事,他們至今記憶猶新,心懷憤恨。
但申王是大宋親王,在他們看來必然勢大,遠不是簡單的江湖人物可比,加上慕容家又心中有鬼,因此,沒有想過報復,之前也盡量避開熊啟的目光。
此刻看到蕭峰再次成為群雄眼中釘,而那個申王似乎不想參與,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樣,眾人便開始動起心思來。
公冶乾,包不同和風波惡三大家將,性格和尋常江湖人差不多,他們跟隨慕容氏,從不以宋人自居,又對蕭峰十分佩服,便躍躍欲試的要上前助拳。
慕容復卻道:
“眾位兄長,咱們以興復為第一要務,豈可為了蕭峰一人而得罪天下英雄?”
到底是心懷大志的人,所思所想和尋常江湖人物大不相同。
鄧百川道:“公子之言甚是,咱們該當如何?”
慕容復看了遠處的熊啟一眼,雙眼游離,顯是猶豫不決。
“那申王貴為親王,只看到蕭峰是個人才,對中原群雄反不怎么在乎,不過我慕容家現在落魄,比不上勢大的宋室,卻不可放過!”
想了半晌,慕容復暗中一咬牙,說道:
“收攬人心,以為己助!”
說罷,突然間長嘯而出,朗聲說道:
“蕭兄,你是契丹英雄,視我中原豪杰有如無物,區區姑蘇慕容復今日想領教閣下高招,在下死在蕭兄掌下,也算是為中原豪杰盡了一分微力,雖死猶榮!”
他可不是尋常江湖草莽,這幾句話暗含深意,看似是對蕭峰所言,其實是說給中原豪杰聽的。
這么一來,無論勝敗,中原豪杰都會將姑蘇慕容氏視作了生死之交。
大宋親王不在乎這些江湖草莽,力圖恢復大燕的慕容氏卻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