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先告訴我銀行與錢莊有區別嗎?”
“有啊,這個區別大了!”
“首先這個銀行存錢不收,還給他們一定的利息!”
“不收存金,還給利息?”
盧象升苦笑不得的道:“你是嫌你的錢多?燙手嗎?”
“這倒不是!”
全旭苦笑道:“我若不給利息,誰把錢放在我的銀行里?”
“你吸引的存銀越多,豈不是虧得越多?”
盧象升有些想不通,全旭看著不像是腦袋有問題的人,怎么卻干傻事呢?
“吸納過來的存款是干什么的?自然是放貸的!我把吸納過來的存款貸給急需大筆資金周轉的人,把貸款利率定得比存款利息高十倍,那不就有錢賺了!現在馬上就要過年,年后就要開春,就要準備春耕,普通百姓之家,若是余糧,倒也不用驚慌,可是他們若是沒錢,豈不是要借高利貸?我的銀行年息兩分,百姓借了銀行的錢,也不至于傾家蕩產,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全旭這么說,盧象升就隱隱約約明白了全旭的意圖:“你是想效仿王文公?”
王文公就是宋朝的左仆射、觀文殿大學士,唐朝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王安石在變法時,曾提出青苗法,也就是“平常新法”,主要內容是,諸路以見存常平、廣惠倉的一千五百萬石錢各為本,如是糧谷,即與轉運司兌換成現錢,以現錢貸給廣大鄉村民戶,有剩余也可以貸給城市坊郭戶。
民戶貸請時,須五戶或十戶結為一保,由上三等戶作保,每年正月三十日以前貸請夏料,五月三十日以前貸請秋料,夏料和秋料分別于五月和十月隨二稅償還,各收息二分。
憑良心說,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民間高利貸的利息大都是九出十三歸,年息二分,這個利息已經非常有良心了。
只是,這個法令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些簡單粗暴,不需要借貸的百姓也被強行攤派,年息高達二分,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青苗法對地方豪族控制的錢莊、高利貸而言沖擊最大,對于百姓的沖擊也不小,結果上下一致炮轟青法,最終王安石被罷相。
全旭創立銀行可不純粹是為了好心。
銀行的利潤是非常驚人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盈利排名第二十六位是中國工商銀行,第三十一位是中國建設銀行,三十六位是中國農業銀行,第四十位是中國銀行,而中國移動僅僅排到第五十三名,遠遠落后銀行。
全旭原本并沒有開設銀行的資本,攻打雞鳴寨他弄到了二十余萬兩銀子,這筆錢雖然只有一半是屬于全旭的,不過全旭從后世弄來了這么多物資,大名府青壯們肯定不會花完,不過,全旭有信心讓他們留下七七八八。
當然,經過無人機的監視,黃府準備了二十七萬兩銀子,外加錫、白銅等物資,冒充五十萬兩銀子,他與劉僑合作,吞下來不成問題。
那么,全旭手中的白銀就多達四十余萬兩,作為一家僅僅存在于大名府境內的銀行,這些本金是已經足夠了。
盧象升沒有拒絕全旭的理由,畢竟,開春之后,誰也不知道天氣會怎么樣,萬一遇到旱災,或者其他災害,百姓也需要錢救急。
就算明年可以風調雨順,誰敢保證,哪家沒有災,沒有病人?
明朝看病也是相當昂貴的,全旭的莊園請了一個郎中,置辦了一些藥材,免費給莊戶看病,可是天下士紳如果都像全旭一樣,大明就沒有問題了。
可關鍵是,全旭的只有一個,但愿他將來可以保持初心。
盧象升原則上同意了全旭的請求,全旭則讓袁世卿連夜跟著盧象升等人回大名府,去辦理籌建錢莊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