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少年還是不相信的樣子。
戚虎耐著性子向少年解釋道:“少爺,您的看,東家把他們訓得這么狠,他們可敢頂嘴?可有怨言?”
少年觀察了好大一會兒,好像還真沒有。
一名少年的膝蓋被磕破了,鮮血直流,疼得臉都抽了起來,他還沒有吭聲。
少年也是軍旅世家出身,深知這些仆從的性子,他們就算不敢明面上頂嘴,至少也會在背地里發牢騷。
可是,現在這些家丁兵被罵了也會繼續訓練,摔傷了也咬牙不吭聲,好像還真是那么回事。
戚虎解釋道:“先是賜給士卒良田讓他們有一份恒產,有恒產者方有恒心,就沖這塊良田,士兵們也會為他舍命死戰;接著增加口糧,讓每名士兵都足衣足食,就這兩點,他已經贏得軍心了。”
少年道:“戰國時期,吳起從魏軍中揀選精銳,嚴加訓練,并且賜予每名士兵良田、奴隸,使他們衣食無憂,得以專心訓練、打仗,戰力大增,打得秦國全無還手之力。東家的練兵之法,跟魏武卒有幾分相似。”
全旭其實并沒有想那么深。
事實上,他感覺,這些家丁兵把命賣給他,他有些過意不去,所以才補了十畝田。
再說了,全旭知道未來是亂世,天下大亂,像房屋、田地這樣的不動產,最終都會化為烏有。
如果不是考慮他有太多人要養活,他甚至想把田地全部賣掉,分給每個家丁十畝田,總共也就兩千多畝,對于他的土地根本就沒有影響。
全旭沒有往深入想,反而歪打正著。
秦朝時商鞅變法強軍,采取的其實物資上激勵,地位上提高,士兵可以通過作戰,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比如政治地位,和財富。
漢軍其實也差不多,漢軍以良家子從軍,所謂的良家子,家產在十萬錢以上,放在現在也是中產階級。而且漢朝非軍功不得封侯。
唐朝的府兵制與明朝的軍戶制有著明顯的區別,唐朝的府兵,名義上是半職業化軍隊,與軍戶制一樣,戰時為兵,閑時為民。
然而,唐朝的府兵其實不是農民,而是地主,每名衛士都有自己的田產、農奴,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能夠自己置辦兵器和戰馬,社會地位也相當高,因此士氣高昂,敢打敢拼,打遍諸國無敵手。
可是明朝的軍戶,政治地位幾乎沒有,別說普通軍戶,就像世襲千戶能有什么屁的政治地位?
無論是魏武卒,還是秦銳士,再或許漢軍,唐府兵,都會走下坡路。
一旦軍制破壞,就像魏國不再負擔武卒的田產和財富,秦朝不再兌現秦軍的戰功,田產,唐府兵沒有田地可分,他們都會毫無戰意,朝廷也會無兵可用。
就像是明朝的軍戶,他們在開國之初,擁有豐富的田產,可以衣食無憂,一樣可以五征漠北,打得蒙古潰不成軍。
到了除夕,那么就不需要再訓練了。
這個年代娛樂節目太少,全旭決定好好慶祝一下。
當然,他沒有像其他大戶人家一樣,請上戲班子,而是讓人直接在前院搭一個高臺,自己把座位設在高臺上,擺放著火盆,倒也不覺得冷。
明末的百姓其實挺知足,全旭只給他們一堆火,所有都非常高興。眾年輕的男女們,圍著篝火,開始又唱又跳。
全旭起身道:“再過幾個時辰,就是崇禎二年了,新年新氣象,新年新希望,全院所有人,人人發十斤白面,一顆白菜,每人一斤肉,八兩酒!”
“謝全爺!”
隨著全旭話音剛剛落,眾人歡呼雀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