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降的成本只需要三四百萬元,每天可以耕地一萬五千余畝,僅僅十天,就可以完成耕地,這樣看來,效率不能算慢了。
最讓全旭心動的是,這種小型旋耕機不需要駕駛技術,任何一個農民,只要會扶犁子,就可以簡單操作。
簡單易學易上手,簡直就是為全旭量身打造的。
全旭輕輕一點三娘的鼻子:“好了,這事不用你操心了,走吧,我們回去!”
離開銀庫,此時的大院里,有很多工匠開始鋪設青磚。
隨著袁世卿與開州煤礦達成合作協議,特別是磚窯也用煤炭代替了木柴,窯廠生產速度漸漸進入佳境,平均每天突破一百萬塊。
這些青磚與建造房子的磚不同,采取長四十一厘米長,二十厘米寬,厚十厘米。
修建城堡暫時不急,杜亮就主動要求,給全氏的大院里鋪上青磚。
全旭尋思著,將來建筑城堡,需要用磚可以再把磚取出來,又不會用壞,就這樣,整個全旭大院開始鋪設了大量的青磚。
從主屋開始,向外慢慢延伸。
開州的煤炭,比全旭想象中的要便宜。由于全旭一個用煤炭大戶,而開州的小煤礦,為了獲得這個大主顧,就拼命壓價。
大名府城里賣的煤炭一斤一文錢。
他們送到窯場,一船就是一百多石,相當于九噸多的樣子,按照一斤一文錢,差不多需要十八兩多銀子。
然而,煤炭礦主為了爭生意,主動自己降價,五枚銀幣。而全旭付出的成本,僅僅相當于二百多塊錢。
如果不是煤炭市場不景氣,倒騰煤炭也可以大賺一筆。
隨著煤炭的倒來,全旭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后世的煤球和煤球爐子。
全旭叫來牛結實,將打煤球的模具圖形交給牛結實。
雖然全旭的毛筆字寫得不敢見人,可關鍵是他的作圖功底相當不錯,要不然,他也成不了一名宣傳策劃,這個工作可需要美術功底。
牛結實不識字,可是看著全旭的圖畫,很快就明白了全旭的意思。
這件東西并不復雜,僅僅用了一夜的時間,牛結實就打造一只煤球模具。
這只煤球模具,與后世的幾乎一模一樣,特別是套筒,原本全旭以為古代鐵匠會非常困難,畢竟,打造一支槍管,對于工匠們來說,非常困難。
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米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后工匠將燒至一定溫度的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卷成一根鐵管。并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卷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樣銃管才結實,經得起連續十數次的發射。
由于三尺以上的長銃是一節節焊合的,所以焊接不好的銃很容易炸鏜,工匠們把是否焊接的天衣無縫的銃管當做制銃成敗的關鍵。明代中期,倭寇侵略時明軍工匠取巧,造成了很多事故。
結果呢。
牛結實發現全旭弄來的鋼材,根本就沒有鐵,都是鋼,他是用小坩堝,把鋼鐵融化成鋼水,直接進行澆鑄。
然后又打磨內壁毛刺與飛邊,這樣以來,活塞部分運轉自如。
“東家,您看合適嗎?”
“合適,非常合適!”
全旭望著牛結實道:“你這里有煤炭嗎?”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