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求求東家給條活路吧
全旭早就想過使用煤炭來代替木柴燒飯和燒窯。
只是非常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了。
原來積雪冰封,交通不便,他想買也沒有地方買,他沒有選擇,只能砍伐松樹林。
現在他終于把煤球和煤球爐子弄出來了。
當然,起初還有大股的濃煙冒出來,三娘趕緊跑過來:“相公,燒火的事,讓我來!”
“不用了。”
也就是一柱香的時間,爐子里的黑煙已經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團團藍色的火陷。
全旭將他那個從后世帶過來的水壺放在上面。
全旭這才發現,上面還缺一個鐵圈。
好在牛結實的效率夠可以的,僅僅幾分鐘的時間,就將灶臺罩打造好,放在煤球爐上,不大不小,正好合適。
三娘這時發現這個小小的煤球爐,雖然看著沒有柴火燒得旺盛,然而燒水的速度卻比柴火還要快,在一刻鐘后,燒了整整一水壺開水。
三娘將水壺里的開水倒進暖水瓶里存放起來,不多時第二壺開水也燒開了。
“這太不可思議了!”
二娘點點頭:“這個爐子可以燒水,自然也可以炒菜?”
“這是自然!”
全旭試著搬了一下煤球爐,感覺重量在七八十斤左右,有點沉。他將煤球爐搬進廚房里,二娘洗洗手,開始給全旭做飯。
全旭勸過二娘很多次,只是她執意要做事,全旭也沒有辦法。
這一點,三娘就比較聽話,全旭讓三娘管理女家丁兵,她就負責訓練,讓她管銀庫,她就負責管理銀庫。
全旭望著牛結實道:“煤球模具,已經打造多少了?”
“回稟東家,現在有六多百個!”
“做夠一千個!”
全旭笑道:“以后大名府所有人都會燒上煤球!”
畢竟,大名府擁有煤炭資源,相當豐富,就像這樣的煤球,一家三口,每天三塊就足夠用了。
而煤球的成本,全旭買的時候不到九噸多五枚銀幣,也就是相當于百斤煤炭,大約兩三十錢的樣子,既使賺五倍的利潤,賣一文錢一顆煤球。
那么一個月才需要九十文,九十文錢能買到的木柴,大約半擔,約五十斤,可是這五十木柴能燒多久?
為什么明朝一到冬天就有很多人會凍死?
就是因為沒錢買柴燒,不舍得。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不是豪門大戶,普通工薪階層,一個月的薪水,光燒柴就需要燒掉三分之一。
相較而言,一錢銀子不到的代價,還是眾百姓可以接受的。
全旭大院開始燒上了煤炭,這種用粘土與煤炭混合而成的煤球,成了全旭大院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這種煤球爐與后世的煤球爐幾乎如出一轍,做飯、燒水,非常方便,最關鍵的是,隨著這種東西出現,反而成了一個盈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