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眼睛一轉,頓時有了主意:“盧大人,是不是想打井?這事簡單,反正就是出些力氣,我這邊有十幾個工匠會打井,我可以命他們去給盧大人打井!”
盧象升沒有應答,他指著地里長著的紅薯秧苗道:“這是何物?”
“紅薯啊!”
全旭指著紅薯秧苗道:“盧大人有所不知,這可是好東西,耐旱,產量還高,一年可以收割十幾次,不僅可以用來喂牛、喂豬、也可以用來炒菜,味道還不錯,如果產量還富裕,還可以用石灰漚爛當綠肥,種上幾百畝,好處多多啊,要不這樣,咱們今天就吃這個紅薯秧?”
全旭的話,讓楊陸凱異常尷尬,喂牛、喂豬的東西居然給盧大人吃,是什么意思?
盧象升倒是對這種東西有了一些印象:“這就是番薯?”
“對,就是這種東西!”
全旭轉身望著三娘道:“三娘,你學著我的樣子,摘點紅薯秧!”
其實,紅薯秧種下去之后就可以摘一部分秧苗,并不會影響產量,這種植物,主要依舊根系繁殖和生長。
隨著第三根和第四根發叉沒幾天,這樣的紅薯葉既嫩,又脆,非常爽口。
“別,別!”
“盧大人不用擔心,這樣不會減產,這東西比麥子和稻谷要皮實,只要不連根拔起來,就不會影響產量!”
不過,盧象升還是擔心影響產量,只讓三娘摘了幾斤。
其實,盧象升只是擔心全旭的地沒有水源,事實上,除了夾溝河,全旭的地還真沒有其他河流,夾溝河的水流量雖然不小,不過卻遠遠無法滿足十五萬畝土地的澆灌。
好在,全旭自己早已有了應對之策,這也讓盧象升松了口氣。
盧象升看著麥子的長勢不錯,笑道:“你這麥子不錯,每畝少說也有兩石收成吧?要是大名府所有的麥田都能有這個收成,何愁老百姓填不飽肚子?”
全旭撇了撇嘴,兩石,不就三百六十多斤嗎?
這產量算個屁啊,放在二十一世紀只能算是欠收了,怎么還跟見了寶似的?沒見識就是沒見識!
盧象升看著另外一邊蔫蔫的麥苗,只有巴掌高,與全旭的麥田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好奇的問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全旭不以為然的笑道:“其實非常簡單啊,及時灌溉,及時防治蟲害,肥料也跟上,做到了這幾點,一般都能有一個好收成了。”
盧象升與楊陸凱面面相覷。
這也叫簡單?很不簡單好不好!就說灌溉吧,現在旱情嚴重,農民只能用肩挑,用車運,把水送到田里,累死累活也澆不了幾畝田,那點水剛撥下去就不見蹤影了!
至于肥料……
這個就更別提了,在后世,人們糧食多了,可以養豬、養羊、養牛、養馬,畜生多了,糞便就多,現在的糧食,連人都不夠吃,拉不出屎,更別說畜生了,說多了都是淚啊!
“及時灌溉,防治蟲害,肥料跟上,這幾條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
盧象升苦笑著,指了指田邊來回運輸水管的大車道:“那個東西是你搞出來的吧?”
“我可做不出來,都是花錢請工匠們做的!”
全旭聳聳肩:“打好水井,抽水澆地,其實也不算難,不過代價就是大了點,眼下百姓窮啊,他們連牛都養不起,都別提打井,買機械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