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作為曾經的后金核心人物之一,劉興祚幾乎都見過面。
全旭淡淡的起身,朝著劉興祚道:“沒請教劉將軍是!”
“某家劉興祚!”
“哦!”
全旭微微一愣,劉興祚的名號他是查過歷史資料,自然是清楚的,他隨即想到了應對之策:“劉副將來得正好,在下全旭!”
說到這里,全旭的目光故意看向劉興祚身后。
劉興祚會意:“這里都是劉某一個鍋里撈飯吃的兄弟!”
“節寰公(袁可立)……”
說到這里,劉興祚的手一抬,制止全旭繼續說話,他轉身吩咐身邊親兵:“二十步之內,靠近者斬!”
劉興祚的親兵將所有的水手、包括全旭的家丁都驅趕到了甲板尾部。
全旭最大的優勢是,他的視角,他可以從后世的歷史資料中,以上帝視角來觀察明末這個時空,無論是袁崇煥、袁可立、毛文龍、劉興祚他們這些人的恩怨是非,全旭都是了解的。
更何況,明末最大的問題是,消息聯系不及時。
袁可立就算再牛逼,也不可能馬上跑到全旭面前拆穿他。
“這船上,都是節寰公讓某,送給毛帥和東江軍的禮物!”
“哦!”
劉興祚微微一愣。
劉興祚和毛文龍最為敬佩的人,不是崇禎皇帝,也不是內閣諸公,而是前登萊巡撫、兵部尚書,現光祿大夫、太子太保袁可立。
只是在天啟七年,天啟帝自知時日不多,加袁可立為三公允許其請辭,這是留給崇禎皇帝用的老臣,只是,崇禎皇帝擔心袁崇煥不快,所以把袁可立給“遺忘”了。
全旭伸手一指船艙道:“節寰公可曾興祚渾身是膽,你不會怕了吧!”
劉興祚擺擺手道:“請!”
全旭帶著劉興祚進入船艙,率先看到的則是十二迅雷銃。
作為用火器的專家,劉興祚一眼就認出了這種火器。迅雷銃最大的優勢就連發射擊,特別是在敵人沖鋒的時候,一支火槍可以頂十幾支火銃。
“迅雷銃十二支,備彈三百斤,麥三千石,米兩千石,肉干六千斤,鹽一百石。”
全旭指著船艙里的各種物資道:“劉將軍可以驗收!”
劉興祚并沒有被全旭的話唬住,他望著全旭認真的道:“可有袁公的信?”
全旭聳聳肩,一臉無奈:“你知道我這一路怎么過來的嗎?從登州入海,遇到登州水師,層層設卡,他們恨不得把我這艘船翻個底朝天,節寰公別說寫信,就算是一字流出來,都是莫大的罪過,說真的,今上所為,著實讓人寒心!”
說謊話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半真半假。
袁可立憤憤辭職,不滿魏忠賢所為,也主要是當時黃立極主張把資源向袁崇煥傾斜,冷落東江軍,袁可立據理力爭,反而被排除朝廷核心之外。
劉興祚又問道:“那你怎么不證明,你不是韃子的細作?”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