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要暴露了這可如何是好
毛文龍不以為然的笑道:“難殺本帥的箭還沒有造出來呢!”
其實,毛文龍是理解錯了全旭的意思,他以為全旭是在勸他,準確的說,是袁可立在通過全旭的嘴勸他,要珍惜此事。
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版民,可煩也。
將帥有五種致命弱點:有勇無謀,只知死拼,就可能被敵誘殺;臨陣畏怯,貪生怕死,就可能被敵俘虜;急躁易怒,一觸即跳,就可能受敵凌辱而妄動;廉潔而愛好名聲,過于自尊,就可能被敵侮辱而失去理智;溺愛民眾,就可能被敵煩擾而陷于被動。
看著毛文龍的態度,全旭就知道毛文龍并沒有聽進去。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
毛文龍有毛文龍的驕傲,八年前,在遼陽、沈陽相繼失守之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明朝在遼東十幾萬大軍就土崩瓦解。
時任遼東巡撫王化貞想派人前去援助朝鮮,毛文龍就自告奮勇,帶了一百九十七個人,坐著四艘船就出發了。
毛文龍憑借著一百九十七名士兵,表現出了他組織的軍事指揮能力,首先是聯絡了鎮江中軍陳良策為內應,搞清了鎮江兵力大概是一千人。
然后派了幾十人去鎮江附近的雙山放火,制造雙山地區有遼民造反的假象,誘使佟養真派出幾百人到雙山鎮壓叛亂去了,使鎮江城防空虛。
隨即派一員將領帶了幾十人在雙山和鎮江之間的險要路口設下埋伏,以防敵軍回援。
自己再親自帶一百人攻打鎮江。發起進攻的時候,又讓沿途招募的民兵負責在城外放火吶喊、敲鑼打鼓,制造大軍壓境的聲勢。
陳良策等人又在城內大喊:“明軍大兵殺過來了!”,制造恐慌氣氛。最后非常順利地攻下了鎮江堡,招降八百多名士兵,生擒佟養真及其家丁六十余人。
佟養真被押往北京凌遲處死。
這就是毛文龍的成名之戰,史稱鎮江大捷。
毛文龍在東江鎮成立以及隨后的大大小小數百戰中,經常身先士率,當敢死隊沖鋒,不過這種現象,自從他成為左都督之后,已經大為改觀。
他如今身邊人才濟濟,養子毛承祿有他的武勇,養孫毛永詩(孔有德)更是比他更猛的猛人,經常率部先登。
特別是孔有德麾下的八百火槍隊,已經有了英軍龍蝦兵的亡命風格,通常情況下,都是頂著敵人的彈雨沖鋒,直到對方三十步左右,整齊開槍,一輪火槍下去,敵人往往就崩潰了。
當然,他還有養孫毛有杰(耿仲明),既勇猛,又狡詐若狐,像尚可喜,包括在吳橋兵變中,打得十幾萬明軍束手無策的李九成,此時在東江軍中,根本就排不上號。
全旭想了想道:“毛帥,在學生出發之前,其實,袁公已經得知學生的用意,他擔心的不是別人,而是袁……”
“袁崇煥?”
“正是!”
全旭想了想道:“小袁督師向朝廷獻五年平策!”
“哼哼”
毛文龍冷笑道:“書生之愚見!”
“但是,今上與內閣輔臣卻相信他!”
全旭接著道:“袁公曾得到消息,小袁督師此番離京之前,內閣輔臣錢龍錫親自前往小袁督師居所,親自詢問五年平遼策方略如何實施!”
毛文龍的臉上慢慢凝重起來。
袁可立在京師中有一定的人脈,居然在袁崇煥府上也安插了人手?
這說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