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后金軍隊學是胎里帶的毛病,他們習慣了騎兵的迂回攻擊手段,習慣了遇到正面作戰進行迂回。
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簡單的計算,英法聯軍線膛槍射程只有二百碼,也就說不足一百八十二米,以戰馬沖鋒時速六十公里的計算,那么從騎兵射程之外沖鋒,其實只需要不到兩秒鐘,以線膛槍每分鐘四到六發的射擊速度,事實上線膛槍只能來得及開一槍。
那么問題來了,只需要發起一次決死沖鋒,英法聯軍必敗。然而,歷史沒有如果,遮羞布只是遮羞布,只能騙騙無知的白癡。
根據當時傳教士的記載,當看到個別部隊戰敗后,僧格林沁驚慌失措,直接拋棄了手下,自己則沿著石板路偷偷溜回北京城,下令“城門緊閉”。
很顯然,此刻的僧格林沁已經放棄了最后的抵抗,只想躲進高墻里保命。大將臨陣脫逃,軍隊士氣自然立刻崩潰,戰敗在所難免。
全旭正是基于對后金的了解,這個連后金都不敢硬剛的關寧軍,更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廢物。
全旭這才大膽的擺一個看似正面虛弱,實則堅固,兩翼看似堅固,實則虛弱的陣形。
關寧軍騎兵果然沒有讓全旭失望,他們也沒有直接上來就全軍壓上,而是分出一千余騎兵,對兩翼進行干擾。
五千余名騎兵則是正面壓上。
“得得得……”
馬蹄聲越來越響,距離陣前越來越近。
秦承祖雖然也有些緊張,卻沒有后退,而是歇斯底里的大吼:“全大仙保佑,我軍必勝!”
“全大仙保佑,我軍必勝!”
數萬人馬整齊大吼,聲音之大,傳到七八里地之外的袁崇煥的中軍大帳。
袁崇煥微微一愣:“全大仙?這是哪路神仙,什么時候,白蓮教信全大仙了?”
“這個……”
祖大樂搖搖頭:“末將不知!”
全旭可不知道袁崇煥在嘀咕他,他拿著對講機道:“十二門紅夷大炮,依次開炮!”
“轟轟轟……”
在沒有線膛的火炮,炮彈能打到哪里,只能說是隨緣。
十二顆炮彈落在關寧軍騎兵陣中,造成了數十名騎兵墜落戰馬,對于主力五千余人而言,這些損失,屬于意料之中。
關寧軍騎兵的速度越來越快,雙方距離進入兩百步之內,最多十幾息的時間,關寧軍的騎兵就會踩在袁承祖的前沿陣地上。
全旭下令道:“虎蹲炮準備,引信只留三寸!”
虎蹲炮在全旭心中,不能算炮,只能勉強算是一支特大號的散彈槍,原本發射二斤半重的鐵球,被全旭換成了鐵砂和鋼珠,只要發射,這種虎蹲炮就會形成八到十五米的散射面,至少七八百粒鐵砂就會飛出去。
碗口銃同樣也是如此。
騎兵弓箭的射程其實非常有限,五十步左右。
關寧軍騎兵并沒有放箭,他們還射不到對方陣中。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
“八十步!”
正在策馬沖鋒的關寧軍騎兵們,紛紛挽弓箭準備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