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承祿以為全旭不懂造船,急忙解釋道:“一顆大樹砍伐下來,需要放三年,甚至更久!”
“你們為什么不建造一座座烘干房,直接把木材烘干?”
說著,全旭拿起筆,簡單幾筆就把烘干房的原理以及建造圖形畫了出來。
“這樣也行!”
全旭笑道:“當然可行,其實,不止于造船,就算是制造家具,也需要陰干木料,這樣的木料才不會開裂、變形,我這里的木匠工坊,一直都是采取烘干房烘干的方式,一間烘干房,一次性可以烘干上千料木料,用時不過五天!”
“烘干房在哪里?”
“走吧,過去看看!”
全旭帶著劉興祚、毛承祿走向木匠工坊。
此時的木匠工坊,經過大規模擴建,占地面積已經超過五十多畝,形成一套獨立的院落,距離木匠工坊還有幾百步遠,就聞到了嗆人煙味。
原本,全旭在指點木匠工坊采取烘干的方式,就地在松樹林砍伐木材,然后用鋸末烘干的方式,烘干木料。
不過,隨著從開州購買大量的煤炭,這些烘干房就采取煤炭烘干的方式。
在全旭過來的時候,大量的木匠正在把新鮮的木料放在烘干房里,擺在架子上,然后關閉門,開始點燃火坑。
也有從烘干房里扛出來帶著溫度的木料,劉興祚伸手摸了摸木料,又用手敲擊一下,果然聽著木料發出的聲音,已經不帶任何水分了,他難以置信的道:“這樣豈不是想造多少船就可以造多少船?”
“那是當然!”
全旭笑道:“郭富貴!”
“全爺!”
“咱們木匠工坊能不能造船?”
“造船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郭富貴苦笑道:“只是……”
“只是什么?”
“咱們這里沒有大河,夾溝河太狹窄,只能通行最大不超過三百料的小船。”
“這樣啊!”
全旭想了想道:“你有沒有聽過《三國演義》?”
“聽過!”
“火燒赤壁還記得吧?”
“記得!”
郭富貴苦笑道:“那個拼起來的船可沒有辦法轉向!”
全旭笑道:“你想多了,咱們不是制造那么大的船,只需要把船造得細長,每艘只需要三丈六尺寬,三十丈長,只要空載,咱們是可以把船開進黃河的,在黃河岸邊,咱們把兩艘船并接裝在一起,就會形成一艘七丈兩尺寬,長三十余丈的千料大船!”
全旭想到的是后世的雙體船,雖然沒有發動機,其他可以一樣,用風帆驅動,當然,也可以從后世購買柴油機,帶著船槳。
“這個,只能試試!”
“好,你們慢慢試制,盡量早日拿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