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而言,富民街其實并不具備女人坊的消費群體。
不過,富民街上的全記銀行經過新一輪擴張,店鋪面積已經不比大名府城的小了,就了富民街最巍峨壯觀的建筑。
就在全家莊鎮的集體婚禮籌備,接近完成,全旭準備向盧象升等大名府官員們發出邀請時,牛結實找到了全旭。
“全爺,你讓我打造的銃劍,我們做出來了!”
“太好了!”
火槍在最初的發展坎坷之路,其實就是因為一樣東西沒有發明出來,那就是刺刀。雖然火槍的威力不俗,但是,射速不快,特別是一旦近身,火銃兵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當然,不是說古代人不夠聰明,沒有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主要是這個時代沒有標準化,就像火銃的槍管口徑,從九毫米到二十多毫米不等,槍管由于質量不量,厚薄也不同。
就像有后世的那種刺刀,根本就裝不上去。
給火銃兵配一把腰刀的話,就會影響火銃兵的活動,畢竟火銃兵的火銃、加上鉛彈、火藥,鎧甲已經非常重了。
全旭就想到了后世的三棱軍刺,明朝工匠無法把火銃統一標準化,但是全旭可以,他從后世購買的無縫鋼管都是統一制式。那么打造刺刀,就具備了先天條件。
要不然,一支火銃口徑十五毫米,另外一支二十毫米,怎么裝備刺刀?
別說差五毫米,哪怕差了一毫米,刺刀也容易脫落。
當全旭跟著牛結實來到軍隊訓練場的時候,看著眼前的三棱軍刺。
長約一尺八寸(五十六公分左右),整個軍刀與柄都整鑄而成,與后世的三棱軍刺稍稍不同,這個三棱是采取螺旋式的結構,以高炭鋼鑄造而成,經過熱處理以后而成,看上去殺氣騰騰。
這是全旭采取五六式三棱軍刺與三角洲戰術匕首的魔改版,不但設計了扭曲的三面刀刃,而且刀體中心部位開有三面,每一面九個放血孔。
并且,這些放血孔與刀體中心的導孔聯通直接通到中空的刀柄。根據人體鮮血吸附的性質,往往出現刺進去,拔出來不易的現象,采取這種設計,就可以方便拔出刺刀。
“效果怎么樣!”
“非常好!”
劉興祚非常興奮:“銃兵最讓人垢病的就是自保能力太弱,打完一發子彈,沒等裝好第二發敵軍就沖到面前了,只有被砍的份,而多了這么一件利器就不一樣了,至少銃兵可以自保了……”
全旭給家丁兵打造的火銃,采取與東江軍統一制式的無縫鋼管,除去打造槍管的難度,對于任何一個工匠而言,制槍簡直就像喝水吃飯一樣簡單。
羅世明有些心有余悸的道:“全爺,這柄銃劍有點邪門!”
“邪門!”
“對!”
“它并不鋒利,但是極其尖銳,就算是頭蓋骨也照穿不誤!一旦被它刺中,傷口并不大,但是卻無法愈合,鮮血會一直噴涌,哪怕是刺在手臂或者大腿上,血液也會在一頓飯的功夫內流干,無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