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全旭真正的投入成本就是炮管,在后世以五千九百塊錢每噸的價格購買的,整個炮用料八十多公斤,就算是一百公斤,成本只有五百九十塊,再加上車軸、炮尾梢、炮車輪,全旭將成本事實上乘以十了。
耿仲明撲通一聲跪在全旭面前:“全……全爺,您真是我們東江鎮的大恩人,我代帥爺謝謝您。”
“五十六門,配送鐵彈三千枚,馬馬虎虎算你們兩萬兩銀子,這不算貴吧?”
“不貴!”
“誰要是說貴,那生個兒子沒**!”
“五千支長槍,兩萬柄破軍刀。”
雁翎刀已經被全旭拋棄了,他選擇的是威力更大的破軍刀,破刀軍就是戚家軍軍刀與苗刀、唐橫刀三者的結合,既是唐橫刀的雙手刀,又有苗刀的鋒利,戚家軍軍刀的弧度和美感。
“鎧甲兩萬套!”
耿仲明有些為難道:“全先生,這個,價格倒是非常公道,可是我們怎么運走?”
“早就給你們想好辦法了!”
全旭笑道:“從水路走,我給東江鎮打造的第一艘內河船已經造好了!”
由于是采取拼裝式雙體設計,與普通從鋪設龍骨的那種船相比,生產效率更快,畢竟,一艘船的空間有限,哪怕工匠再多,也派不上用場。
全旭則采取了后世的模塊化設計,各種部件,分別建造,統一進行組裝,非常尷尬的是,全旭沒有靠海的港口,也沒有可以直接制造船的船塢。
只能在漳水河岸邊,進行建造,沿著漳水河,可以進入黃河,然后在山東境入海。
此時,漳水河岸邊,一個龐大的工地上,一前一后,兩條看著不大,卻非常修長的船正在進入最后的拼裝。
中國古代造船技術雖然在世界前列,不過,中國船的特點就是方,以福船為例,長寬比為2.86.既,假如船二點八六米,寬就是一米。哪怕是后世的龐然大物的福特航母,長寬比也在四點八六以上。
相較而言,全旭讓人打造的這艘雙體船更加修長,長寬比例在十六,簡直就像后世的賽艇一樣。
這主要是考慮速度。
在眾人的目光中,不可思議的目光中,纖夫們將兩艘船并排在起。
一座建筑用的塔吊,在一臺柴油機的驅動下,緩緩吊著一塊龐大的木板,橫在兩艘船上。接著,工匠們趕緊上去校正位置,然后插入榫卯固定。
隨著一塊一塊的木板扣在兩艘船上,這艘怪異的船就組成了一艘船。
全旭指著這兩船道:“我給這艘船取名叫飛魚,一千料船,把這些裝備裝著,再帶著你們二百多人離開,完全不成問題。”
明中葉的兩本造船名著《南船記》及《龍江船廠志》都列了400料戰座船之詳細尺寸及船圖。該船的排水量約為260公噸。400料的可容體積當為4,000立方尺(明尺)。此可折算為130立方米。因一立方米之載水重為一公噸。故該400料船之排水量約為可容量之兩倍。
耿仲明有些疑惑:“這船太怪了吧?”
“甭管怪不怪!”
全旭笑道:“黑貓白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經過三天的準備,飛魚號最后裝上風帆,裝載著劉興祚、毛承祖以及兩百四十余名東江軍將士揚帆啟程。
在耿仲明離開的時候,全旭額外的送了毛文龍一件殺器,原始版本的燃燒彈。
全旭最初以為遇到一個可以開采的中原油田,結果發現,中原油田的開采難度太高,幾乎可以稱為世界最難開采的油田之一。
后世中原油田基本放棄了這里的開采,不如買油便宜,而且除了口意外的自噴式油井,全旭沒有找到其他的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