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愛屋及烏,對袁崇煥的父親袁子鵬追贈兵部右侍郎,其母一品誥命夫人。
袁崇煥之妻葉氏,因頑疾,成婚二十年無出,其妾生庶長子袁文弼(生母寧遠寧氏)賜世襲錦衣衛同知,次子袁子昊、三子袁子杲(生母山東趙氏)世襲錦衣百戶。
全旭收到密信,隨后放在火折上點燃。
“走,向走!”
三娘有些疑惑不解:“相公,京師在北面,咱們怎么往南走?”
“往南走水路!”
全旭其實也沒有說實話,崇禎皇帝針對袁崇煥厚賞的同時,也針對秦承祖余部發出了追繳詔令,同時,命關寧軍、山海關軍、薊州軍、山東軍、浙軍以及河南軍在孫承宗的指揮下,向秦承祖討剿。
這樣以來,就像歷史上樣,袁崇煥給皇太極制造出來的好機會,現在又出現了。
全旭有些苦笑,難道說,這真是大明王朝的宿命?
還是歷史的復原性?
全旭無法解釋,歷史上正是因為袁崇煥征調了薊州軍一萬余人馬,去修錦州城,結果錦州沒有修好,皇太極率領八旗精銳以及蒙古仆從軍,殺入大安口。
現在也是同樣,不僅僅薊州兵被調到山東,就連山海關趙率教、昌平總兵尤世威,都被調往山東,甚至比歷史上更加虛弱。
全旭自然不可能坐視秦承祖所部被殲滅,只好南下,因為有他在,秦承祖才能獲得援援不斷的糧食和補給,不怕官軍圍堵。
就這樣,全旭乘馬車抵達漳水,乘坐飛魚二號船,沿河而下。
不過這艘飛魚二號,只是半成品,不像飛魚一號是雙體船,只是單體船。寬約一丈八尺,長約三十丈。
然而,全旭卻帶著他的四架無人,大功率電臺。
飛魚船最大的優勢就是快,雖然有些顛簸,至少比馬車更加舒服一些,哪怕再好的駿馬,也不可能連續趕路。
飛魚船則沒有這樣的問題,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翌日中午時分,全旭就抵達歸德儲境內。
五六百里地的水路,居然一天半時間就達了,這個速度可比馬車快得多了。
“船怎么停了?”
“全爺,歸德府到了,您說的要拜訪一下袁府!”
全旭一拍腦袋,他反而忘了正事。
再來歸德府,自然是給袁可立的夫人以及兒媳婦們送化妝品,這可比送金銀珠寶有效果多了。
袁府雖然沒有歸德府侯家富裕,但是也是身家百萬的豪族,尋找金銀人家本來就看不到眼里。
送一些小飾品,化妝品,不僅代價低,關鍵是枕頭風一吹……
“停船吧,三娘,咱們下去!”
飛魚船穩穩靠岸,跟著全旭和三娘出來的護衛留下十幾人看守大船,剩下的人則跟著全旭前往歸德府府城。
從碼頭上租了三輛馬車,又一輛乘坐,兩輛馬車裝載著玉米和土豆、紅薯。
來到碼頭邊上的草市集,全旭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街道上,居然公然開始了販賣人口,很多孩子神情麻木的被插上一根草骨,富戶圍著他們打轉,挑挑揀揀的,像挑選牲口一樣。
“怎么會這樣?”
“還不是天災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