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來到飛魚二號的船艙里。
由于飛魚二號的船很細長,所以內部空間非常狹小,幸虧全旭一個瘦子,如果是胖子,走路就有些走不開。
沿著狹長的過道,全旭與三娘來到位于二層的艙室內,這個船艙并非客房行駛,而是雜貨藏,艙里還堆著成麻袋裝玉米、土豆和紅薯。
一段也就十幾平方的艙室內,十一個少年躺在里面。
全旭看著一名少年袒露著背部,爬在艙室麻袋上,讓另外一名少年給他涂抹著藥膏。
“傷怎么樣?”
眾少年少女看著全旭進來,急忙朝著全旭磕頭:“謝全爺活命之恩!”
黃二狗搖搖頭:“沒有大礙!”
“好好養傷吧!”
全旭望著眾少年、少女道:“你們有何打算?”
他去北京,帶著一群拖油瓶反而是拖累。雖然三十余名護衛也是少年人,他們年齡都不大,不過,卻被三娘在海島上進行了訓練。
東江鎮還給三娘提供的訓練的最佳對象,他們不時的潛往后金,進行游擊戰,抓獲的后金建奴俘虜,就讓眾少年練手。
反正,東江鎮需要的只是首級,拿去給兵部換軍功,就算活著送過去,朝廷也不會放過他們。
眾少年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黃二狗掙扎著爬起來:“求全爺收留!”
“求全爺收留!”
全旭想了想道:“前面到了磐石鎮(今曹縣境內)有我一處莊子,你們在那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吧!”
“謝全爺!”
全旭為了安置遼民移民,在登州抵達大名府的道路上,沿途設立了二十三個補給點,為遼東移民提供糧食和臨時住宿的地方。
抵達磐石鎮渡口,全旭下船,留下幾個人看守飛魚二號,其他人則跟著全旭抵達補給的莊子。
莊子的規模不大,占地十多畝,就是簡單的土坯圍墻,有馬廄和大通鋪的那種客房,同時接待兩三千人不成問題。
等全旭抵達的時候,發現這居然掛著全記貨棧的匾額。
“拜見全爺!”
這里的管事是一個山東本地人四十余歲,身材高大,比較瘦。
姓曹,叫曹會隆。
“這里怎么變成貨棧了!”
曹會隆的笑道:“袁大管事安排的,反正這里閑著也是閑著,三十多號人,總不能吃閑飯,就接待沿途的商隊,賺點小錢!”
“有腦子!”
全旭雖然本意只是為了接應遼東百姓,沒想到居然發展了一個連鎖的貨棧,這里提供貨物臨時儲存、馬隊喂養、住宿以及飯菜服務。
“全爺,這是賬本,您看看!”
全旭隨便翻了翻,發現這個貨棧的經營不錯,每天都有三五兩銀子的進賬:“干得不錯,三娘賞賜三塊銀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