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全旭的身份地位不低,這下終于可以時來運轉了。
“將軍客氣!”
“啥將軍,俺就是一個小旗,屁大的官兒,如果全公子不掀起,叫我岳知秋就行了!”
“一葉而知秋,好名字!”
“俺感覺也是,這可是袁大人給俺取的名氣!”
全旭掏出拜帖,遞給岳知秋
岳知秋笑道:“袁大人吩咐過了,不用通傳,里面請!”
在岳知秋的引領下,邱寧遠與任紅桂卻被留在前院的前庭廂房,安置下來,有人準備飯菜,也不算是怠慢。
全旭跟著岳知秋來到后院,府衙的后院,有一個池塘,池塘岸邊。
孫承宗與袁可立一邊垂釣,一邊聊著天。
孫承宗眼尖,看著全旭到來,大笑道:“想必這位就是濟世英才全東升,可立得學生如斯,當之無愧……一表人材,一表人材!”
不得不說,大明是一個看臉的社會。
全旭見過的官員不多,無論是毛文龍、孔有德、劉興祚、還是盧象升、以及大名府的縣令、知府、通判,甚至孫承宗,袁可立,都是五官端正,風度翩翩。
李自成麾下的宋獻策,就是因為相貌丑陋,雖然才學不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堪輿之術,卻沒有一點出路。因為他太過矮小,人稱宋矮子。
要知道在明朝一米六以上,都不算矮小,屬于正常身高,宋獻策估計也就一米三四的樣子。
全旭心中甚是對孫承宗有好感,他與袁可立還是第一次碰面,如果不是他出聲,他恐怕還認不為二位之中,誰是袁可立,誰是孫承宗。
二人年歲差不多,又是一身便服,根本就沒有辦法分辨。
全旭向袁可立見禮:“學生全旭,拜見恩師,拜見孫閣老!”
“不必客氣!”
袁可立扶起全旭,讓人搬來凳子,坐在岸邊。
袁可立笑道:“我與孫閣老正在商議建奴之事,你也是知兵的,你無需見外!”
“知兵?”
全旭疑惑的問道:“老師,這是什么意思!”
“你還謙虛!”
袁可立笑道:“文龍寫信都告訴我了,他就是按照給你給他的法子,這段時間可以斬獲甚豐!”
全旭恍然大悟。
當初在東江鎮,全旭為了減少東江鎮軍民的損失,就將游擊戰十六字方針告訴了毛文龍。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孫承宗緩緩道:“這十六字可是道出了兵法之精髓,妙,妙,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