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黑色的鋼鐵洪流
“敢不從命!”
看著問題解決,秦承祖也大大的松了口氣:“本帥的底線是,朝廷要單獨設立一鎮,像東江軍一樣,可以接受薊遼督師指揮,但,朝廷必須給我們十萬人馬的編制,并且,要按十萬人馬的餉銀予以撥付。”
宋獻策想了想道:“若是朝廷答應下來,借刀殺人怎么辦?”
黃方英不屑道:“哈哈,借刀,借誰的刀?建奴嗎?”
“有可能!”
“崇禎小兒若是把沈陽封給圣公,圣公就在沈陽登基,俺老黃愿為大軍前鋒,為圣公奪下沈陽城!”
黃方英多次與后金軍隊交手,后金軍隊其實也是分三六九等,最精銳的白甲兵,這是個頂個的精銳,人人可以以十擋十。
而且弓馬嫻熟,悍不畏死,非常難纏。
旗丁滿十五歲的時候要進行考核,合格者為步甲,優秀者為馬甲,然后再依據戰場上斬級多少擢升,斬首一百級可穿紅甲,再從紅甲中選取騎射雙絕者為巴牙喇,即白甲兵。
白甲兵的數量非常稀少,可以說是千里挑一,那是非常夸張,百里挑一還是有可能的,一個牛錄中也只有十幾或者二十幾人。
別看一百級斬首非常難做到,事實上,并不難。
這主要是,后金旗丁在計算軍功的時候,連民夫也算上,只算首級,一旦攻破一地,基本就是滿城屠盡,在天啟四年之前,即使是八旗最精銳的兩黃旗,白甲兵不過二百余人。
到了崇禎二年,就多達兩千余人,如果按照正丁的增加,這一千多名白甲兵,需要砍殺明軍至少十萬人以上。
但是,天啟四年,直到崇禎二年明軍與后金根本就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斗,這一千多名白甲怎么升上來的?
答案很簡單,殺的不是軍人,只是平民百姓。
當然,雖然是殺的百姓,不代表白甲兵不厲害,他們內穿鎖子甲,外披鐵甲,中間還有一層棉甲。這樣的三層鎧甲,根本不懼弓箭和刀劈,明軍手中的武器能對他們造成傷害的幾乎沒有。
火槍,其實只有開一槍的機會。
但是,白甲兵數量只是少數,屬于專門攻堅或破陣之用,輕易不會出動,其次是后金軍隊的披甲人,也就是普通的甲兵,基本上在三比一左右,著甲率比明軍要高一些。
但是普通的甲兵,但是明軍的甲士基本上都是將領的家丁兵,他們享受著較高的待遇,心中只有將領,將領一聲令下,管你什么作戰任務,他們只會聽從將領的命令。
以原本東江軍為例,如果沒有白甲兵的后金軍隊,東江軍用三倍的劣質裝備,可以完勝他們,現在秦承祖麾下,披甲率高達五成半,一對一還真不怵披甲人。
為了對付后金的白甲兵,黃方英麾下組建了一只六百人的重斧部隊,每個人披著板甲,扛著三尺余長的戰斧,就算劈不開白甲兵的三層鎧甲,也能砸死他們。
“我有大炮三百門,最多三天,皇太極有多遠滾多遠!”
火炮指揮使得意的笑道:“管他們什么白甲兵、紅甲兵,在我的大炮面前,連屁都不是!”
宋獻策聽著眾將領的交談,隱隱明白過來,這些將領還真不是天高地厚,而是有可能真與后金建奴交過手。
那么秦承祖定然是出身邊軍,受到朝廷的不公平待遇,這才扯旗造反,怪不得可以輕易打敗大明第一強軍的關軍寧。
“臣下明白了!”
宋獻策猜測到了秦承祖等人的身份,對他更加有信心了。
“什么后金不滿萬,滿萬不可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