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天空下。
全家莊鎮,迎來兩名非常普通的書生。
這兩位非常普通,頭戴方巾,手里拿著折扇,身材頎長,相貌英俊,風度翩翩,都是濁世無儔的佳公子,大概也只有江南水鄉才養育得出這樣的才子了。
兩位公子帶著幾名隨從,在抵達全家莊鎮的時候,大吃一驚:“臥子兄,這里好像不是大名府城啊!”
臥子,就是陳子龍的字。
陳子龍搖搖頭:“肯定不是,只是沒想到,這座鎮子居然如此興旺發達,就算在江南,恐怕也不多見!”
“是啊,是啊,誰能想到,北方居然還有如此繁華之地!”
跟著陳子龍一起閑逛的名叫方以智,二人都是官宦之子,或許是看膩了江南水鄉,腦袋犯抽,北上大名府。
在他們進入全家莊鎮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座接著一座的工廠,由于都是在正常上班時間,工匠們大都在工廠里忙活著,街道上的行人不多。
雖然行人不多,可是街道路面卻非常干凈,不遠處路邊就有一座印刷著垃圾桶的大木箱子,蓋子是一個活動的翻蓋,可以把垃圾扔進去。
無論是行人,還是商賈,他們雖然衣著有的破舊,卻洗得干干凈凈,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健康的紅光,這樣的精神面貌,哪怕是在南京也不多見。
店鋪里的商品琳瑯滿目,一座不大的鎮子,居然有上百處正在建筑房屋的工地,顯得生機勃勃。
方以智突然看著前面的一座小亭前,駐足了數十人,伸手一指:“臥子兄,走過去看看!”
二人擠過去一看,只見這不是一座小亭,也是一座公告欄。潔白的墻壁上,貼著一張張《全家莊鎮公告》。
公告似乎是手寫而成,一名十三四歲少年正在大聲的朗讀著:“諸位鄉親,都別擠,聽說我,這上面說了罐頭廠準備招工,需要年齡十六歲以上,身體健康,家世良好,無犯罪前科,每天三十文,包三餐,一年發四套衣服,四雙鞋!”
方以智又看向另外一個公告,只見上面寫著全記脫粒機已經實驗成功,公開發售。
上面還有一張簡單的圖形,脫粒機的外殼是用鐵皮做的,主體是一個方形的敞開式巨大容器,中間是一個滾筒,看起來很像一根巨型狼牙棒,只要踩動踏板,金屬桿就會帶動齒輪,然后齒輪再反過來帶動這個狼牙棒形滾筒,只要把麥子放進去,滾筒就會將麥粒打下來,落進里面的容器。
幾張簡圖,簡明扼要的介紹了機器的工作原理,關鍵是這只脫粒機并不貴,只需要三兩銀子一臺。
三臺以上可以團購,可以享受九五折優惠,如果貸款,可以接受三折首付,三年之內,脫粒機壞了,可以包修。
看得方以智滿頭霧水。
這年代還沒有脫粒機,基本上是靠手工脫粒,或者用輾子輾,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往往一畝地的稻子或小麥得折騰一整天才能脫完粒。
如果種植的是狼尾谷之類的谷物你就該哭了,那玩意綽號“氣死鳥”,鳥都啄不動,只能用刀子一穗穗的刮,將它一粒粒的刮下來。
是不是看著都覺得累呀?大家都種了一輩子的田,知道這項工作有多難,聽說有機械能夠代替他們干這項苦活,自然很高興。
但是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樣一來,那些靠幫人打谷子掙飯吃的工人豈不是沒飯吃了?”
這倒是個大問題,每一項機械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須考慮會不會搶走老百姓的飯碗,如果會讓太多老百姓失業,就必須慎用了,否則好事都會變成壞事。
但馬上有人反駁:“靠幫人打谷能換幾天飯吃啊?倒不如想辦法找一份更穩定一點的工作呢,再說了,我們也是要吃飯的嘛,既然一臺機器就能找替十個工人了,何必再掏這個錢呢?”
給陳子龍帶來最大的沖擊,還是那些讀書人。
一名騎著驢的讀書人從大街上走過,驢子拉了幾泡屎。
一名胳膊上帶著紅色袖章,上面寫著城管大隊的男子走過來,一把扯住秀才:“別走,罰錢,一二三四五……七文錢!”
秀才似乎怕了這名城管,罵罵咧咧的掏出一粒碎銀子。
“有辱斯文!”
對于陳子龍而言,一個粗鄙的城管,居然敢朝讀書人動手,簡直就沒有王法。
“呸!”
陳子龍朝著那名城管狠狠的吐了一口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