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環境的治理,基本上各掃門前雪,有的人忙于生計,有的人迫于生活壓力,基本上富人居住的地方勉強能看,窮人居住的貧民區,都是垃圾橫行,臭氣熏天。
事實上,全家莊鎮不僅僅全是富人,窮人或者說貧困人口仍舊超過七八成,可是這里的環境衛生卻非常好。
對于全家莊鎮的定位,全旭曾經認真思考過,他的能力可以讓全家莊鎮繞開工業時代,直接進入信息化時代。
對于全旭而言,難度都不是很大,雖然說發電相對困難一些,不過卻所有設備分解,全旭確實是可以把發電設備、變壓器、電纜等一系列設備搬到明末,也可以通過正規或不正規的渠道把鋼鐵、甚至農機設備廠搬過來。
利用個三五年的時間,建立一個猴版的工業社區雛形。
可問題是,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
答案是否定的。
就像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繼承了眾多蘇聯遺產,其中有:24個陸軍作戰師,845架空軍作戰飛機,包括安東諾夫設計局在內的先進軍事工業,以及大量的核武器,整體數目十分可觀。按照常理講,烏克蘭繼承了這么多好東西,國家建設應該不會很差。
然而事與愿違,自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經濟就迅速衰退。
如果只是經濟上的衰退還可以理解,可是,軍事的蛻變,就讓人無語了。該國軍隊紀律渙散到了一個極其嚴重的程度,趁火打劫,醉酒鬧事,甚至是逃跑,自殺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這已經不是一支具有戰斗力的軍隊,完全是一幫烏合之眾,讓烏整個國家顏面大失。
與大毛發生軍事沖突,依靠的不是他們的武器,而是烏克蘭大妞和攝像機。
如果不解決人心和體制問題,再先進的裝備只能輪為一堆沒有用處的廢鐵。
明朝軍隊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可問題是,相較而言,他們的裝備遠超過后金,火槍、火炮和軍事理論上的實力,也超過了后金。
但是,大明卻是被野蠻戰勝的文明。
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就算全旭可以用超時空軍事設備,對大明進行降緯打擊,一線平推,也可以干掉后金,統一天下。
然而,這樣的朝代,與大明其實不會有任何區別,只是延續未來的老路而已。
一個長期被丈夫家暴的女子,在生活挨打、或者挨罵,她自己都認為自己挨打,是自己做的不夠好。
一個被長期欺壓的百姓,他也會一味的退讓,麻煩的妥協。
大明的問題,表面上看或許是因為國家財政虧空,也可以說是秩序崩塌,信仰崩塌,三觀盡毀。
全旭需要的,就是重鑄他的王道。
所謂的王道、道統,其實就是秩序,一個人人遵守的秩序。
秦承祖是他的試點,全家莊鎮其實也是他的試點。
這一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至少,城管敢抓住高高上在的秀才,罰他們的錢,如果他們敢動手,城管也會反擊,甩棍可真不是擺設,不少不信邪的讀書人可是吃了不少虧。
陳子龍在這名叫蘇文翰的介紹下,他發現全家莊鎮簡直就是鉆錢眼里了。
隨地扔垃圾罰錢。
隨地大小便罰錢。
不遵守交通規則罰錢。
商品亂擺亂放罰錢。
尋釁滋事打架斗毆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