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良鄉王佐村有一座龐大的莊園內,這座莊園占地一百多畝,分為八個大院,二十四座跨院,建筑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檐,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
如果拿后世的喬家大院相比,在這座莊園面前就是一個弟弟。
最顯眼的處石戶著一對楹聯,上書:“寄語往來人,莫為功名拋骨肉;傷心丘壟地,得歸桑梓即蓬萊。”
這座莊院其實并非私人的府邸,而是順天府晉州會館分館,題楹聯的人,就是三朝內閣首輔葉向高。
要說可以媲美,恐怕也只有登州的紫瑯福地可以相比,不過依舊要弱上三分。
在整個會館最高的眺閣中,晉商大佬范永斗跪在地上被訓斥的得體無完膚。
這次襲擊全旭的押送車隊,盡管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提前獲得了路線,以及押運人數,同時也準確的知道是哪一輛馬車運輸著銀子。
可是動手的時候,才發現有些扎手。如果不是提前埋下了炸炮。
也就是地雷。
后世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論點,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用來制造煙花。
事實上,中國古代,最早的地雷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金軍攻打陜州,宋軍使用埋設于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
而到了明朝初年(公元14世紀),我國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采用機械發火裝置的地雷。
據1413年(明永樂十一年)焦玉所著《火龍經》一收所載:
“炸炮制以生鐵鑄,空腹,放藥杵實,入小竹筒,穿火線于內,外用長線穿火槽,擇寇必由之路,連連數十埋入坑中,藥槽通接鋼輪,土掩,使賊不知,踏動發機,震起,鐵塊如飛,火焰沖天。”
如果不是兩枚地雷把全氏的押送家丁兵炸蒙了,這場戰斗,他們損失可就不止現在的情況了。
雖然死亡的人數比全氏家丁兵要氏,只有五個,但是受傷的卻多達二十七個,其中八個人重傷,十三個殘疾。
表面上看,他們是占了便宜。
可是,他畢竟不是女真人,這讓鮑承先非常憤怒,他帶進關內的甲士總共才五十個人,一下子折了近半。
別看他現在是后金參將,可以統領八名備御(既牛錄),事實上,他是漢人,隨便一個備御,或者說牛錄額真就敢給他甩臉子,他還得聽著、忍著。
范永斗連忙賠罪:“鮑大人息怒,沒想到全氏手底下還有一幫硬茬子,這是永斗的罪過,這次所得六萬兩銀子,永斗分文不取,全送給鮑大人,你看如何?”
“哼!”
鮑承先憤憤道:“銀子,銀子,銀子再好,能平息大汗的怒火嗎?”
范永斗表面上,滿臉堆笑,心中卻大罵鮑承先不是東西,六萬兩銀子還不滿足,就你死人了,我難道沒有?
范永斗為了搶回陣亡后金的尸體,可是搭進去十幾條人命。
當然,他的奴才可沒有后金武勇的命值錢。
“這個……鮑大人,看看能不能平息大汗的怒火?”
范永斗拍拍手,眺閣里出現兩名模樣俊俏的揚州瘦馬,鮑承先的眼睛瞬間就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