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職主持工作過后,升為正職這太正常了。
當然,要說王洽干了一年多的兵部尚書沒有任何作為,其實也說不過去,至少他上疏軍事十事,崇禎是非常滿意的。
他針對的問題就是士紳侵占軍田,軍隊疏忽訓練等問題,也算是一針見血,至少不算是庸碌之官。
要說私心,事實上,明朝哪個官員沒有私心?
孫承宗還是一言不和就辭官呢。
不過,從王洽的事情,也看出崇禎的天真。
周延儒彈劾王洽:“御寇無策、守備不嚴!”
這是一個國防部長應該承擔的責任,也不算污蔑,不過誅心的是,這是嘉靖年間兵部尚書、都督團練丁汝夔的罪名。
果不其然,項煜繼之,且曰:“世宗斬一丁汝夔,將士震悚,強敵宵遁。”
崇禎信了。
要說崇禎讀書多吧,景帝斬晁錯,但是七國之兵,還是依舊沒退,朝廷在這方面沒有擔當,反而把前線將士士氣低落,若非周亞夫,漢景帝就玩完了。
結果,崇禎聽到這話,先把兵部尚書王洽下獄,梁延棟上位。
“另外,消息傳來,遵化城陷,是因內奸縱火開門!”
全旭已經無力吐槽了,無論是洪山口、還是大安口包括龍井關,沒有內奸開門,不是看不起皇太極,他們根本就打不下來。
兩年后的大凌河之戰,祖大壽守一個僅修了半個月的大凌河城,皇太極用了五萬兵力,在七月二十七圍城,直到十月二十八日,大凌河城才被祖大壽打開城門投降,他守了三個多月,已經到了人人相食的地步。
十月十六日,皇太極率兵自遵化城南下,在薊州城城東十八公里的馬伸橋,遇到孫承宗麾下從山東而來的薊遼軍前鋒、山海關副將麻登云打了一仗。
規模沖鋒,雙方傷亡不過百人。
隨后,麻登云麾下斥侯探清見后金兵兵馬莫約五六萬人,隨后撤往薊州城。
全旭此時是在考慮,他是以幕僚的身份前往薊州……
不過,孫承宗麾下如今將校云集,用不著他。
盧象升那邊在原本的歷史上,雖然募集上萬軍隊,不過他抵達北京城的時候,并沒有遇到大規模戰事,只是與后金軍隊試探性的接觸,也沒有取得什么耀眼的戰績。
全旭決定返回大名府,這一趟幾乎等于白來。
十月十七日,全旭踏上南下的歸途。
沿著北京到大名府的官道,全旭吩咐全記商號,沿途建立貨棧,就像當初從遼東遷徙移民一樣,每個貨棧存上一部分糧食,和補給,既可以賺錢,也可以接應大名府的軍隊。
……
大名府的全家莊鎮,此時的全家莊鎮的大管事袁世卿、羅世明、包括書院的山長牛金星人都坐在前院的暖閣里,坐立不安。
這事其實,與他們無關。
但是,又和他們有關。
二娘要臨產期到了,也就意味著全旭的第一個孩子將要出生。
沒辦法,中國人最重傳承。
袁世卿非常清楚,全旭在這個世界上可謂舉目無親,他有很多錢,也有很多田地,很多工廠,數萬人跟著全旭吃飯。
全旭的事業在起步,最大的問題是他沒有繼承人,這讓眾人心中都沒有底。
萬一,全旭遇到什么意外?
他們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