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聽到這話,非常滿意。
要知道,大名府青壯部曲各家各戶以及青壯步弓手,足足有上千保,加上全旭的人手,足足一萬兩千人,每天就要吃掉上百石糧食,大名府北上北京,足足一千三百多里,按照日行軍五十里為算,差不多需要二十多天。
大軍一路上要吃掉兩三千石糧食。
“另外,學生還幾個鐵器工坊,打造農具,可臨改制軍刀、軍械,時間倉促,只怕數量不足!”
全旭當然沒有說實話。
他在全家莊鎮的生產能力和儲備,別說武裝一萬余人,就算十萬余人,其實并不困難。特別是他麾下的大小工坊,全部采取軍事化管理。
工人階級初步形成規模,這些工人無論是做工,還是平時的吃飯、洗漱、沐浴、包括在上下班,全部列隊而行,雖然不像家丁兵一樣整齊劃一,不過,不見得比缺乏訓練的衛所兵差。
更何況,全旭的工匠們吃得好,吃得飽,身體素質要好,在一年之前,整個全家莊鎮,幾乎人人皮包骨頭,現如今,全家莊鎮已經出現不少營養過剩的人,雖然陳應瘦了,可更多的陳應陸續出現。
盧象升問道:“我這邊準備六天之后動身,六天時間準備,可以出多少兵刃?”
“這個……”
全旭想了想道:“長槍至少可以打造兩三千枝,刀也可以多出上千柄,火炮倒是可以鑄造不少,只是火藥……”
“火藥我想辦法!”
盧象升想了想道:“大名府青壯,武器裝備倒不是甚為著急,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棉衣不足,北京比大名府更冷!”
盧象升這個時候想起全旭的那些軍大衣,純棉制作而成,厚實、保暖,既可以當大衣穿,晚上可以當被褥蓋,既擋風,又擋寒,特別是那些火車頭帽子,還有手套,勞保鞋。
為了讓盧象升北上勤王,大名府士紳們可是下了血本,捐獻的軍資就多達二十萬兩。大名府士紳們擔心盧象升會慫,沒有足夠的軍餉,他會找借口不去。
大名府士紳們可是下了血本,特別是三大家族,每家就出了五萬兩銀子。
盧象升一旦去了北京,那就簡單了,他絕對回不來。
全旭想了想道:“棉衣這個問題,倒不是太過嚴重……”
“放心,讓你吃不了虧!”
盧象升苦笑不得,他以為全旭害怕全部捐獻,這多達上萬件棉衣,可值不少錢,盧象升也不是不知道價,全旭賣給大名府青壯的是每套十兩銀子。
“每套十兩銀子,質量要有保證!”
“啥……”
全旭有些好奇的問道:“盧大人,這……”
“沒事,十萬兩銀子!”
盧象升道:“我要棉大衣、棉襖、棉褲、還有那種棉皮鞋,火車頭帽子、手套,一萬兩千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