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這是一枚手雷彈,如果你遇到建奴騎兵,在跑不掉的時候,擰開這個蓋子,拉開這個引信!”
全旭望著馬鳳鳴道:“二十畝地,外加二十兩銀子,就會交給你的父親!”
“多謝全爺!”
馬鳳鳴騎著馬,朝著遠處急奔而去。
就在這時,全旭看著官道上,前方大道煙塵滾滾,哭喊聲撕心裂肺,他急忙拿出望遠鏡一看,原來是大批老百姓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的往保定方向逃了過來。
這些百姓都是從京師方向逃過來的,難民是敵軍來襲的預警信號,雖然說難民的速度,遠遠不是后金騎兵的對手,可是他們總會因為謠言或提前得到的風聲,先一步逃離。
這些老百姓肯定嚇壞了,都是沒命的逃,孩子找不到父母,母親找不到子女,老人無依無靠,一路哭聲震天。
看到一支軍隊逆著難民潮而行,槍尖林立凜然生威,哭聲戛然而止,所有難民都愣愣的看著浩浩蕩蕩的開過來的軍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明軍戶爛成什么樣子他們是知道的,讓這些軍戶去打土匪,只怕土匪都對打敗軍戶,更別提是對付比土匪兇悍萬倍的建奴了,只怕建奴還在一百里之外,他們便一哄而散了,這支軍隊居然主動去找建奴打?
邪門!他們驚慌失措的閃到路邊,有幾分姿色的女子鴕鳥似的往人堆里藏,經驗告訴他們,官兵并不土匪好多少,甚至土匪更可惡稍不留神會遭殃!
幸運的是,這支官兵跟沒看見他們似的,自顧自的拔成三列縱隊浩浩蕩蕩的向前走,昂首挺胸,目不斜視,一千多只鞋子同時抬起又同時落下,踏出異的節奏,整支部隊跟在兩根拉得筆直的繩子間行軍一樣整齊。
正所謂麻繩專挑細處斷,噩運只找苦命人。
就在這時,天空紛紛揚揚又下起了雪,這些衣衫襤褸,身無長物的百姓,只怕沒到四十里外的保定府城,就被大雪要了性命。
全旭微微皺起眉頭:“沈良材!”
“全爺!”
“找幾個人,去引導這些百姓,讓他們前往大泥淀!”
此時的大泥淀的城堡連個影子都沒有,只是有一個用石頭壘成的護洪堤,這座三百多畝的小島上,建造了密密麻麻的棚戶區。
別看只是三百多畝的小島上,此時卻有足足七八千人在此工作。
好在這里蘆葦容易獲得,割下來的蘆葦,制作一座座可以防風,防雨的草棚子。
全旭在大泥淀儲存了不少糧食,支撐這個冬天不成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眼下冬裝太少。
大雪越來越大,部隊行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就在宿營!”
隨著盧象升的命令下達,眾將士開始沿著官道旁邊的空地上開始安營扎寨。
好在這批以農民出身的大名府義軍們,干活比殺敵更熟練,他們伐木的伐木,從大車卸下來帳篷的卸下來帳篷,不多時,一個大營的輪廓慢慢浮現。
“全爺!”
全旭擺擺手道:“怎么了?”
“盧大人請您過去商議破敵之策!”
全旭來到盧象升的大帳,大帳里升起幾個煤球爐子,帶著煙囪的煤球爐,不僅僅可以燒著熱水,還可以把整個大帳烘烤得暖洋洋的。
盧象升將一卷地圖攤開在桌面上,地圖上清晰的寫著京師周圍的山川、河流、村鎮等等,巨細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