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知道遼西、遼東將門的傳統,只要全旭上任,馬上就會組織士兵鬧軍餉,鬧嘩變,也有可能直接把全旭弄死在遼東。
他點破與全旭的關系,就是希望遼東和遼西將門賣他一個人情。
事實上,孫老頭不知道,遼東將門不僅不賣他人情,相反,還會利用建奴,連他滿門都誅殺干凈。
多爾袞攻打高陽,既不是為了糧食,也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殺孫承宗泄憤。
孫承宗雖然沒有大規模殺死建奴,多少人,可是他那套堡壘戰術,卻間接讓建奴損失數萬人,論戰果,事實上,他比全旭更狠。
那才是鈍刀割肉。
全旭可是非常清楚,東南官僚商人集團和他們控制的東林黨是搞垮明王朝的財政的罪魁禍首,而袁崇煥和遼西將門集團則是吃垮了明王朝本就不多的財政收入、養寇自肥,使得明王朝各種問題惡性爆發的元兇巨惡。
整個國家民族的災難,卻最符合遼西將門的利益。
全旭出鎮遼東總兵,既不準備任用遼東將領,也不準備任用遼西將門,他們只會自生自滅。
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全旭走到祖大壽身前:“祖大將軍,以后兄弟可仰仗你多多關照了!”
“好說好說!”
全旭望著祖大壽一臉冷笑。
你只要敢投敵,或者說資敵,只要被老子抓到把柄,老子就直接抄家,將祖家一門,連根拔起。
遼西將門最坑的地方都是,他們沒有強大的武力,他們坑友軍,坑盟友終于讓我犬清緩過一口氣后,終于發現事情大條了。
友軍、盟友土崩瓦解,后金卻再無饑荒的威脅,有了足夠的糧食儲備,再沒人幫自己分擔敵軍的攻擊,后金所有軍事壓力全落在自己一方身上。
沒多久,黃太極出兵攻打大凌河城。
以往,后金軍野戰很牛,但缺乏攻堅裝備,諸如紅夷大炮什么的,面對遼西軍重兵把手的堡壘辦法不多,以往寧錦之戰、寧遠之戰之所以能攻破絕大多數堡壘,說穿了是因為明軍兵力有限,修的堡壘不可能處處重兵,而兵少了,守軍不敢頑抗到底,要么投降,要么放棄堡壘逃跑。
而現在攻打大凌河城,作戰性質完全變了,黃臺吉不是來搶糧食的,而是來搶地方、擊破對方主力軍團的!饑荒過去了,糧食在明王朝的京畿搶夠了。攻堅能力不強,沒關系,把你圍起來輪大米,讓你跑不出去,你來救援,我犬清就圍點打援,你不救援,我犬清就按住祖大壽繼續輪大米。輪上幾個月,輪到你斷糧、所有人全餓死,看你怎么“憑堅城,用大炮”。
這次皇太極被全旭與盧象升、秦承祖和滿桂,零打零敲,幾乎干掉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八旗精銳,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恢復,他無法向大明發起攻勢。
別說三五年,就算三年時間,足夠全旭在遼東立足。
到時候,是鐵是鋼,那就見見真招。
不過,這個時候,全旭反而成了眾人之中的香餑餑,特別是滿桂大大咧咧的抱著全旭的肩膀道:“老弟,到了遼東,誰敢不聽招呼,你告訴我,我抽死他!”
滿桂打得出彩,算是老牌將門的遮羞布之一,斬首過兩千級,蒙古首級六千余級,還撈到了爵,這可是與國同休的待遇。
勛臣之中,他們才是一體。
滿桂與全旭拉近乎自然不會沒有目的,他還是看上了全家軍的裝備,便宜好用,威力也強,特別是那些精銳鑄造的鎧甲,比建奴的白甲兵輕上一半的重量,偏偏防御能力不相上下。
“欠你的銀子,俺一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