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接著道:“如果東江鎮治下百姓,沒有糧食可以吃,可以把他們送到金州,復州、蓋州,無論來多少人,我全部接收!”
雖然說遼東是遼東漢民的傷心之地,不過呢,他們倒沒有人愿意給建奴當狗,反而與建奴有著血海深仇。
“全帥,此事需要毛帥點頭,末將!”
“理解,理解!”
全旭想了想道:“你回去的時候,就可以把玉米、紅薯、土豆的種子帶上!”
“多謝全帥!”
在陳繼盛走后,沈明澤有些奇怪的問道:“主上,既然耽羅島如此之好,那何不?”
“遼東豈不是更好?”
“只是,遼東太冷!”
“冷,算個什么問題!”
全旭來到書房,拿起一張圖紙,放在沈明澤身前道:“這是我在去年的時候,在全家莊鎮推廣的火墻和火坑,這是建筑圖紙,造價極低,每戶投入不過二兩銀子,一旦生火做飯,這炕就會熱得穿單衣都出汗,至于這火墻,外面冰天雪地,屋里光屁股都凍不著!”
沈明澤望著這些圖紙,一臉驚訝:“這么簡單?”
“沒有金剛鉆,哪敢攬瓷器活?”
全旭有些得意的笑道:“咱們現在,首先解決口糧的問題,把土地開墾好,然后再集中力量解決住房問題,等到秋天的時候,住房問題解決了,這個冬天就好過了!”
“可是金州衛的城墻毀壞的太嚴重!”
沈明澤苦笑道:“要想修繕好,恐怕非短時之功!”
“為什么花力氣修城墻?”
全旭淡淡的道:“在遵化城外,全家軍就用一道簡單的鐵絲網,他們攻進來了嗎?再說了,被動防守,從來不是我的習慣,我的習慣是進攻!”
沈明澤苦笑:“遼南太荒涼了,現在人口太少,沒有十幾二十年時間是恢復不過來了!”
全旭撇撇嘴道:“只要有足夠的人手,它很快就會恢復往日的繁榮,甚至變得更加繁榮!”
“難!遼東人都讓老奴給殺怕了!”
沈明澤苦笑道:“除非可以滅掉建奴,否則,他們根本就不敢遷過來,上哪找足夠的人手?”
“遼東原來有四五百萬人口,經過努爾哈赤這個屠夫的血腥大屠殺,遼民剩下也就一百多萬,其中半數淪為后金的包衣奴才,半數逃到皮島等地,也有一部分,就像他們當初躲及努爾哈赤大屠殺一樣,躲到了森林里,山溝里,從現在開始,調出一部分玉米、大豆、肉罐頭、棉布之類的物資,交給幸存的遼民,讓他們去招募附近的幸存遼民!”
全旭想了想道:“對了,還有中原,這些年,不是干旱,就是澇災,要不然先旱后澇,民不聊生,無家可歸的流民非常多……算了,這事不交給你去辦了,我去找陳應!”
……
當全旭找到陳應的時候,陳應這個胖子,正在拉犁子。
雖然說,在沒有牛的時候,有的人農民會用人來拉犁子,可問題是,這種耕地的效率極低,而且非常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