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工的收入就可以趕上普通官員的合法收入了,他們每年收入至少在六十兩銀子以上,多者則達到三百兩。
至于高級工,從業年齡十五年以上,技術里面屬于領軍人物,比如說全記體系內,目前可以評為高級工的一個人也沒有。
全旭非常清楚,全記招募的工匠,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出身,他們的技術只能算馬馬虎虎,勉強可以過關,與真正的大匠師相比,那還差得遠。
如果降低了高級工的含金量,與將來是非常不利的。
就像全家軍的軍銜目前為止,只提到上校級別,掛著上校級別的都是掛旅長職務,比如炮兵旅劉全,第一步兵旅馬應虎、騎兵旅戚元弼等等。
全旭沒有辦法給他們提到大校或少將軍銜,將來全家軍擴軍到十幾萬,或幾十萬的時候,他們應該掛什么軍銜?
所以,全旭只能往下壓,團長只能是少校。當然,全家軍的團也是小團,才五百多人馬而已。
工匠級別薪酬體系的建立,就是為了減少所謂管事人員待遇,擁有九級工,管你什么廠長,副廠長,在九級工面前,都要降低姿態。
金州就了全旭的工業基地,沿著造船廠周圍,則是規模更為龐大的木料加工廠,這里的規模,比登州的木料加工廠大了十倍不止,光占地面積就多達四千五百多畝。
木料工廠北面,則是一座專門生產馬車、手推車、鹿車以及各種車輛的車輛工廠,工業基礎建設,對于車輛的需要是無窮無盡的,有多少車輛,將來都能用上去。
除了車輛工廠,還有造船的配套工廠,
在距離金州衛城附近,也興建了一大批與火炮、火銃、火箭配套的工廠,當然,目前鎧甲、兵刃、以及馬鞍、馬鐙、馬蹄鐵也無法減少。
當然,為了羊毛衫,為了三娘手底下那四五千名婦女可以幸福開心的活下去,也為了完成羊吃人的計劃,紡織工廠也需要興建。
一大堆配套的工廠一字排開,挨個數一遍都能數連全旭都無法知道到底有多少工廠,總之現在金州就是一座巨大的工地,到處都在緊張地施工著。
陳應從各地購買的人口,也陸續上船,沿渡海而來,他們上岸以后,趕緊洗澡,消毒、殺菌、然后換上全記的工作服,開始分配工作。
此時的金州,就仿佛是一個無盡的漩渦,無論過來多少人口,他們都會感覺人力非常短缺,無論有多少人來,馬上都會被消化掉。
有技術的自然是進工廠,沒有技術,直接去配合全家軍將士,興建營房、廠房等等。
全旭一忙起來,自然就忘記了二娘這一岔。
他參觀各個工廠,又跑到鐵礦那里參謀被發現的鐵礦,跟著眾工匠一起鉆進礦洞,查看鐵礦石的成色,提出修建高爐的建議。
這一忙,就是半個月多邊。
這半個月的時間里,二娘和三娘都沒有見著全旭。
沈明澤雖然很忙,也非常累,但是他卻非常充實,因為全旭帶給他了一個完全與大明不一樣的世界。
終于等到全旭將所有工廠轉了一圈,再次回來的時候,他那身衣服穿得都黑亮出光澤,沒有辦法,全旭最后是鉆了一通煤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