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抓到了活口,幕后黑手找到了嗎?”
“基本可以確定,是介休范氏!”
全旭沉吟道:“介休范氏與我也就生意上的往來,我全記出品,必然精品,無底是鎧甲,火炮,或者火銃、刀槍,哪怕是普通的馬車、大車,就連鋤頭,也比其他人的耐用,斷人財路,如果殺人父母,生意場上結下來的仇!”
全旭并沒有給盧象升說實話,至于他屠滅晉州會館的事情,這事他誰也不會說,當然別人說了他也不會承認。
“這事不能這么算了!”
盧象升憤憤道:“一介商賈,狗一般的人,敢以下犯上,本督定行文刑部,必須嚴懲!”
全旭擺擺手道:“我自己的仇,我自己報!”
……
榆林鎮靖邊城,這里其實是一座民間自發形成的互市。原本互市一年開放一次,每次只有三天。在這三天里,蒙漢老百姓可以帶著貨物到這里來,在官方的監督之下進行交易。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朝廷不許開放互市,漢族老百姓倒無所謂,可蒙古老百姓熬不住,他們的生活比漢族老百姓要艱難太多了。
特別是剛到春天,缺乏糧食,就更糧狽了。
在這種背景下,沿著長城關口外,都有很多草市集,與全家莊鎮一樣,都是自發形成的,蒙古人有多余的牲畜可以賣掉,一頭牛僅換一兩石米豆,一只羊僅換一兩升雜糧,沒有這么多牲畜的就挑來一擔柴,或者手執皮張馬尾,甚至直接把身上的皮衣脫下來換東西,那困頓之形,邊民看著都覺得可憐。
漢族老百姓運來雜糧、茶葉、布匹、鹽、鐵鍋等等生活必需品,蒙古百姓則趕來牛羊馬匹,運來皮毛馬尾,互通有無。
這種貿易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蒙古人可以用多余的牲畜換取他們急需的生活用品,自然也就用不著為此發動戰爭了。
搶劫也是要成本的,如果為了搶一只臉盆而丟掉性命,那就太倒霉了;明朝邊境也因此太平了好長時間,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種手段獲取大量優良的戰馬,為國家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同樣的戰馬,明朝自己養的話,養一匹得花二三十兩銀子,但是在邊市,花七八兩銀子就能買到,節省了一大半。而邊市每年交換過來的戰馬可不是一匹兩匹,是一兩萬匹,這樣算下來,這個數字就很嚇人了。
只不過,互市為各大商賈負責。比如說介休范氏,就是依靠從互市獲得暴力,逐漸發家致富。
靖邊城,是原來明朝對榆林邊境長城的烽火屯,后來廢棄以后,形成了草市集,范氏作為最大的老板,壟斷經營著關外的數十部落的茶葉和各種物資。
玄鷹衛的山西舵主崔成友帶著數十名化裝成商隊的玄鷹衛成員,帶著十幾大車的物資,在靖邊城的角落里冷眼旁觀著這一座草市集。
“得得得……”
馬蹄聲響起。
崔成友一臉冷笑:“終于來了!”
只見遠處沙塵滾滾,往這邊席卷而來,蹄聲雷動,還夾雜著陣陣殺喊聲。
“什么人膽敢如此放肆,這里是介休范氏……”
“咻……”
一只鋒利的狼牙箭呼嘯而來,一箭將那名范氏管事射成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