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沒有送到建奴手中的裝備
不能打仗的馬,對于蒙古人來說,就像大明那些不能耕地的牛,完全沒有任何價值。不對,大明那些不能耕地的牛,至少可以賣錢,因為窮人多,大明的有錢人也多,喜歡吃牛肉的人也多。
在大明,哪怕是一頭折斷腿,或者說老得不能再干活的牛,價值波動不會太大,甚至說,有一些富戶會養牛,故意把牛的腿折斷,然后稟告官府,殺牛賣肉。大明會出現牛肉比牛貴的情況。
可是,那些不能作戰的挽馬,在蒙古人看來,挽馬就是劣馬,不能騎著去打仗,一點用都沒有,蒙古草原真不缺這玩意兒。
但是蒙古草原缺糧食,很缺很缺,就算他不愿意,陳應也可以找別的蒙古部落交易,總會有很多蒙古部落樂意接受這樣的交易的。如果說從前,林丹汗還可以依靠他的威名,控制蒙古各部,現在……
說出來都是淚,林丹汗的威名,快成了一個笑話,是個人都想過來踩一腳。
額哲長長嘆了口氣,但這是買家市場,能賣多少錢全看人家的心情,他也只能接受啦,能換到就算不錯了。雖說一匹馬只能換六斗鹽有點兒虧,可是不吃鹽,蒙古勇士就沒有力氣,沒有力氣就保不住自己牧場和草地。
茶葉對于大明百姓而言,其實只是有錢人消費的玩意,窮苦人家,十年八年不喝一口茶,日子照樣過。
但是,茶葉對于蒙古人來說,這卻是生活的必須品。漢人百姓吃五谷雜糧,雖然口感稍差,勝在健康。可吃著奶酪、奶豆或羊肉的蒙古人,沒有蔬菜的攝入,很容易得腸胃疾病,不僅影響部落的戰斗力,同樣會讓很多人苦不堪言。
鹽、茶、布、鐵鍋、都是生活必須品,就像一道枷鎖一樣,卡在蒙古人的脖子上。
“成交!”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額哲臉上布滿苦澀,作為黃金家族的后裔,他愧對列祖列宗,更愧對成吉思汗。
額哲思來想去,糧食雖然好,但是他卻不敢把所有的挽馬換成糧食,而是換了五百匹挽馬,既三百石食鹽。
一千匹挽馬,既一萬六千塊茶磚。
五百匹挽馬的麻布。
一千匹挽馬,換兩千石兩百石大豆。大豆是戰馬的精料,在關鍵時刻可以讓戰馬堅持更久。
以及三千匹挽馬,六千六百石麥子。
陳應心中笑了,好大的手筆。一次***,就是六千匹挽馬,這些沒有用處的挽馬,對于懷遠鎮而言,就是六千口可以開墾良田的大牲口,有了這六千匹挽馬的幫助,他們明年至少可以多開墾至少十萬畝良田。
“小王子,我們公平王對朋友,向來大方!”
陳應望著羅世明笑了笑。
羅世明點點頭道:“沒錯,你們現在是本王的朋友,本王再送給一些寶貝。”
說到這里,羅世明朝著不遠處的親衛道:“來人,取刀來!”
親衛侍從飛奔而去,不多時,親衛侍從雙手捧著一柄長刀呈到羅世明面前。
這些武器裝備,其實并不是全記生產的,而是在范家大院搶劫而來的,質量不如全記生產的,但是,質量卻比明軍制式兵刃要強不少,特別是鎧甲,雖然是用鐵鑄造而成,防御力比牛皮鎧甲強多了。
這些裝備遠遠不如,全家軍生產的裝備,羅世明的嘴也變得叼了,他看不上。當初陳應帶著一萬余名青壯流民前去介休,其實他們是空著手去的,回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全副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