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遼南議會只是一個試驗田
自古以來,縣令只管治理自己那個縣,不必去管其他事情,能按時交上足額的稅款,完成上面交待的攤牌,別鬧出什么千古奇冤的便是難得的好官了。
而知府則只是負責監督那些知州、知縣干活,順便審幾件案子,閑著沒事跑到縣里打打秋風,某個縣攤上了天災人禍他們幫著向上頭哭哭窮,就把任期給對付過去了。
像盧象升一樣稱為干吏能臣的知府,他其實做的也不多,就是帶著大名府的青壯們,把大名府境內的土匪、強盜給掃了,順便敲打一下當地的豪強和士紳,別讓他們欺負百姓欺負得太狠,這樣就足以讓盧象升萬家升佛了。
在全旭看來,大明朝的官員,九成都是起到的作用都是副的,如果沒有官府,百姓的日子還不至于那么慘,這就失去了管理的意義。
如果不管不問,讓其野蠻生長,遼南很容易出現類似于全旭這樣的豪強和勢力,久而久之,將對遼東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管理是必須的,但是絕對不能用大明朝的那一套管理體系。
在全家莊鎮,這是一個明朝不會在意的鎮,如果完成了規定的稅收,官府是不會在意下面怎么搞的,所以,全旭以全家莊鎮執行會員會,作為全家莊鎮的管理機構,從而代替全家的管理。
當然,全旭如今在懷遠鎮布了一顆子,在遼南作為基本盤,那么管理體系必須建立、并且完善起來。
管理的核心,其實就是把整個遼南當成一個整體,互通有無,統一資源,合理分配。
建立議會中心,其實只是一句話。
當然,現成的議會中心已經有了,比如現在他們開會的地方。不過,這座大樓是全家軍的大禮堂,每當軍官晉升軍銜,或者表彰作戰勇敢的將士,都會在這里開會。
這里位于金石山下,距離全家軍近衛旅永固式軍營,只有一千步左右的距離,雖然沒有城池,擁有三千余名軍隊的保護,想來沒有什么危險。
“未來的議會中心,建筑模式,與這座大樓基本一樣,功能一樣!”
全旭望著眾人道:“在春耕地結束以后,我們就開始興建,各縣如果有什么鋪路修橋墾荒之類的工程,必須作出詳盡的預算申請,由議會中心撥款下去修,注意,是詳盡的預算申請,而不是一篇花團錦簌的文章!”
全旭是受夠了那些華而不實,看了半天都不知道在講什么的文章了。這一條對大家來說都是個挑戰,誰曾想到大家坐到一塊來,把整個府當成一個整體,互通有無?誰曾想到由一地最高長官統一配置手里的資源?
朱尋面露難色:“全帥,這恐怕與朝廷制度不合吧?”
“沒錯!”
全旭認真的點點頭道:“如果處處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那么遼東還會丟失嗎?奴兒干都司還會不聽朝廷的招呼嗎?如果處處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你們就自己玩吧!”
說到這里,四州十五縣的官員們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