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半個月前,他們回來了,而是被華陽社的人送回來的,去的時候十三艘武裝商船,回來的時候,只剩一艘救生艇和七個人。
這也是全旭的大意。
也是埃爾文占了燈下黑的便宜,與十三艘武裝商船相比,救生艇實在是太小了,而且當時這艘救生艇是因為倒扣在海面上,全旭忽視了。
于是,埃爾文以鄧肯等七人最終獲救,他們在海上漂流三天,最終被華陽社的人救下來。
遼南距離登州不遠,哪怕逆風最多三天就抵達了,所以在事發的第三天,華陽社就派出人和船在航線上尋找。
幸而找到了埃爾文和鄧肯等人,不過埃爾文與鄧肯都受了嚴重的傷,經過醫治,又有兩人傷重而亡。
好在埃爾文活了下來,只是他瞎了一只眼睛,斷了一條腿,以及肩膀、胳膊、多處骨折,特別是腿上的傷,以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他醫好了,還是一個瘸子。
雖然失去了一百五十門一零五毫米的野炮,華陽社卻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成功禍水東引,引導荷蘭人與全旭正面發生沖突。
荷蘭人損失十三艘船以及上千人,這個虧,他們絕對不會咽下來。
在華陽社的細心照料下,埃爾文的傷勢穩定住了,并且乘坐著華陽社的船,成功返回雞隆。
如今的雞隆,已經聚集了七艘荷蘭三級戰艦,與法國、西班牙等國拼命建造一級、甚至二級戰艦為主,而荷蘭這個海上馬夫卻對三級戰艦情有獨鐘。
他們裝備五十門甚至六十門的火炮,不過卻以三十二磅炮或四十二磅炮為主,哪怕是一級戰艦,擁有兩千噸的滿載排水量,挨上一枚四十二磅炮也會重創。
非常可惜的是,這個時代的艦炮,命中率低得可憐,歐洲戰艦幾百門艦炮同時開火也不見得能將一艘敵艦擊沉。
更何況在夜晚,能見度非常低的情況下,當天的夜戰中,荷蘭十三艦戰艦發射了足足五六百枚火炮,連全旭的海豹號的皮都沒有挨著。
等埃爾文與鄧肯上校傷勢穩定,臺灣總督普特曼斯與東印度公司代表阿爾方索就前來會見埃爾文。
“埃爾文閣下,你的傷好一些了嗎?”
“還死不了!”
普特曼斯凝重的問道:“我想知道那天晚上發生了什么?”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阿爾方索想知道的,雖然說荷蘭人是海上馬夫,但是武裝商船畢竟不是馬車,荷蘭國小民寡,他們在整個臺灣也不到四千人,其中三分之一是殖民地官員的家屬。
損失上千人足以讓東印度公司元氣大傷。
埃爾文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他喘著粗氣道:“真是見鬼,當天我們與大明交易之后,攜帶他們交付的一百五十門火炮離開了旅順,當時順風,我們向旅順西南方向航行了大約一百二十海里,遇到了一艘敵艦!”
“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