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牽一發而動全身
公平軍與蒙古各部不一樣,首先他們擁有著先進的技術,特別是在煤炭開發,煤球爐以及煤球生產方面。
當然,公平軍也擁有著成熟的制鹽技術,至于煮鹽提純,解析凈化,他們都有這方面的技術,而且,在煮鹽的過程中,由于鹽對鐵鍋的腐蝕,所以鐵鍋的損耗非常大。
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了,原本公平軍的鹽,只是從范三拔的府上繳獲的,數量有限,現在好了。
等于說,公平軍又掌握了一種巨大的財源,他們不像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牧民,只能守著那一個個鹽湖干瞪眼。
這意味著他們雖然在邊關,但絕對不會缺錢,他們可以用鹽從蒙古人那里換到優秀的戰馬,從陜西、寧夏等地招募到大批能吃苦耐勞的民夫和士兵,即便洪承疇可以再次組織大軍對公平軍進行圍剿,可是,中樞沒有錢糧支持三邊軍隊。
即使是洪承疇,沒有錢糧,他也指揮不動三邊軍隊,相反,隨著時間推移,公平軍的生意會越做越大,八十萬石糧食,足夠公平軍養活十到二十萬人。
更何況,由于秋收的豐收,那些最先投靠公平軍的三萬余百姓,他們通過一年的收益,基本上還清了向陳記銀行借的貸款,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家里的農具、房屋、田地、種子、剩余的糧食,都是他們自己的財產。
在秋后過后,懷遠鎮立即掀起一股參軍的熱潮,老百姓也不是傻子,朝廷大軍打敗了公平王,他們的田地、錢財什么東西都沒了。
與朝廷相比,公平簡直就是觀世音菩薩,收的稅只要百分之三,收一百斗糧食,公平王只收三斗。
當然,他們不知道,其實陳記的收益多達百分之二十,但是在百姓心中陳記也是有良心的錢莊,才會兩成利息,好人啊!
隨著參軍人數的增加,以自愿為主的農民青壯,經過篩選,留下青壯,裁撤老弱。全家軍第六旅擴軍成了八個步兵團,三個騎兵團,一個炮兵團,親衛團,共計十三個團,加上直屬輜重部隊,人馬突破一萬大關。
許久沒有露面的林丹汗終于出現了,他決定在烏海與公平王歃血為盟,成立蒙古反黃聯盟,號召蒙古人反擊黃太極。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陽社坐不住了。
林丹汗算是皇太極的老對手了,努爾哈赤崛起之后,后金向蒙古草原急劇擴張,與自命為草原共主的林丹汗爆發了激烈的沖突。
面對咄咄逼人的后金,林丹汗很聰明的選擇了聯明抗金,一邊與明朝交好,從明朝得到糧餉、兵器補給,一邊不停的襲擊后金和親后金的蒙古部落,令努爾哈赤很是頭疼。
只是,這位自號的成吉思汗,打仗的本事太稀松了,面對后金是一敗再敗,連續向后金輸血。
現如今后金面對全旭全無底氣,而且士氣低迷,華陽社決定讓后金避開全旭的鋒芒,迂回西進,攻遠征河套。
這樣以來,既可以讓蒙古諸部看到一個依舊強大的后金,同時也可以打通華陽社與后金的商道。
公平軍已經夠強大了,如果再讓他們與喀爾喀部聯合起來,那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后金打贏這一仗,華陽社也是下了血本,投入了高達三十萬兩銀子,不管是中樞大臣,還是地方官吏,只要能在崇禎面前說得上話的,通通都不要放過,盡量拉攏過來,讓他們進讒言也好,暗中使力也好,總之,讓他們鼓動崇禎下令洪承疇對公平王進行圍剿。
也為了給滿桂、毛文龍等人上眼藥,準備制造動亂。
面對華陽社的陰謀,由于時效性,全旭得知的消息,已經很晚了,也就是說,華陽社已經付之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