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七章臺南禾寮港
全旭擁有絕對的底氣,因為全家軍的步軍在這兩年多的時間內可沒有閑著,他們是職業軍隊,也都是職業軍人。
每天的工作就是訓練,學習,演練,總結,經過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這支九成九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們,被全旭培養成了能讀書,能識字的“知識分子”。
除了體能和紀律訓練,全家軍的裝備也改進非常多,最直接的一點就是火炮,除了換裝了一零五新式野炮,輕便的一零五炮也被鋸斷,變得更短。
取消了炮輪,炮尾梢,一個鋼制的底座,雖然沒有成功制造出迫擊炮炮,不過卻制造出了類似于后世的二踢腳,整個炮彈與后裝一零五毫米的滑膛炮外形相差無幾,都是用圓柱形,炮彈分為兩部分,前部分為爆炸部,后部分為發射部。
點燃炮彈,快速放進炮管內,利用地心引力,將炮彈滑入炮膛,這個時候,發射部的火約開始爆炸,火藥的爆炸沖擊力,將炮彈推出炮管,經過大約三到五秒的飛行,炮彈就會爆炸。
這樣的迫擊炮,最大的問題是就是射擊太短,大約在五百至六百步左右,關鍵是射速很快,比后裝式野炮還要快,不過威力卻遠遠不如后裝式一零五野炮。
幾乎與后世的迫擊炮工作原理一樣,區別就是沒有采取NTN以及雷汞,不過,隨著這種原始版本的迫擊炮出現,全家軍的編制也隨即發現改變。
每個步兵炮,增設一個炮兵司,炮兵司下轄兩個炮兵旗,每個旗六門共計十二門迫擊炮,一個保障旗。
這樣以來,全家軍的每個團就下轄三個步兵戰斗司,一個輜重司,一個炮兵司,外加一個通訊旗,一個警衛旗,一個軍紀糾察旗,全團八百二十人左右。
這樣的全家軍就算面對二百年后的八國聯軍,不見得會吃虧,更何況現在的荷蘭人?在幾十年以后,英國的龍蝦兵就會用火銃排隊槍斃的方式,教會荷蘭人怎么做人。
在現在的全家軍猛烈炮火打擊下,他們會非常慘。
此時的全家軍火銃部隊的改進倒不是很大,只不過增加了自動打火裝置,紙殼彈藥也是研發方向,未來大約一到兩年,特別是在雷汞完全成功以后,后裝線膛步槍才會初步實現。
臺灣對于全旭而言,那是志在必得。
荷蘭人占據臺灣一部分,已經十數年了,在此期間他們大興土地,修建了大量港口設施和防御設施,比如說高大的港口燈塔。每到夜晚港口的燈塔就會燃起熊熊大火,仿佛一支火炬,照亮整個港口的航道。
在尚未開化的高山族、亞美族土著看來,這算得上是異常壯麗的奇觀了,因此每每看到燈塔上火光照亮外海,他們都會視為神明顯靈,頂禮膜拜。
而漢人對這座燈塔的情感更多的不是驚嘆,而是咒罵,因為這座燈塔是在他們的尸骨上修筑起來的,為了修建它,多少漢人勞工活活累死、餓死、被虐待至死!
此時的臺灣已經民怨沸騰,全家軍將會以救世主的姿態駕臨臺灣,擊敗荷蘭殖民者,奪回臺灣。
當然,這樣以來,臺灣就不再是鄭氏的臺灣,也不是大明的臺灣,而是全旭的臺灣。
通過臺灣為跳板,輻射整個東南亞。
全記的工業產品隨著產能的增加,也需要尋找親的產品傾銷地,同時,全旭尋思著,是不是啟動蒸汽機項目的開發。
只要他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領先世界,以大明的人力、物力、財力,將會形成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看著盧象升皺起眉頭思考,全旭拉著盧象升道:“盧大人,西夷亡我大明之心不死,早在天啟二年就開始入侵福建沿海,我們大明現在內外交困,根本無力兩線開戰,唯一的辦法就是一次性下狠手,不擇手段,把他們打痛,打怕,打得他們不敢再招惹大明”!
盧象升望著全旭道:“你是怎么戰勝荷蘭人的艦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