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槍聲匯成一個霹靂,壓下了戰場上的一切嘈雜聲響,線列陣戰術!這不是他們歐洲軍隊的招牌性戰術么,怎么這些大明人也……當大明玩火銃三段擊的時候,歐洲人還在玩大刀長矛。
沖在最前面的二十多名荷蘭騎兵人在慘叫,馬在悲嘶,像割麥子一樣齊刷刷的倒下,整個鋒線一下子就被鏟平了,這可是一百多米遠的射擊!
“砰砰砰砰!
第二波排槍接踵而至,子彈蝗蟲似的往人員最密集的地方飛去,造成更加慘重的傷亡。荷蘭騎兵身上那厚重的板甲,可以防住弓箭,以及刀劈,可是在子彈面前,跟紙糊的沒有任何區別。
更何況,全家軍士兵的火銃達到了驚人的二十六毫米,子彈打中哪里都是一個窟窿,一旦中彈,不死都重傷!
這身死重死重的鎧甲沒能為他們提供任何保護,反倒成了累贅,不少騎兵是馬匹中彈然后被甩下馬的,穿著幾十斤重的鎧甲從一米五甚至一米六高的高頭大馬背上栽下來,那滋味可想而知,就算沒被當場摔死,多半也是筋斷骨折,爬都爬不起來了。
被普特曼斯給予厚望的荷蘭騎兵隊,連一個照面都沒有打過來,他們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全家軍士兵造成任何實質性的傷亡,別說傷亡了,連麻煩都沒有制造出來。
普特曼斯用最誠摯的問候,問候著這些荷蘭重鎧騎兵的女姓親屬,還有他們的祖祖輩輩,沒有辦法,在歐洲,騎兵可是貴族的專屬,平民只能充當步兵。
全旭其實已經拋棄了全面的騎兵戰術,對于全家軍而言,全家軍的騎兵發展是最慢的一個兵種,火銃兵的火銃從最原始的火繩槍,到現在的前裝線膛槍,裝備尼米彈。后裝紙殼步槍正在研發過程中。
可是騎兵無論是鎧甲,還是其他裝備,幾乎沒有什么發展,因為全旭非常清楚,騎兵最終會被裝甲兵取代。
現在全家軍騎兵,已經開始了過山車訓練,從而訓練騎兵對車輛是不是暈車,這明顯就是為了將來做準備。
普特曼斯原本希望自己可以守住臺灣至少半年,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支援贏得寶貴的時間。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了。
盡管他盡力了全力,而在臺灣的荷蘭人也非常給力,各地的農場奴隸主,不僅僅親自抵達赤嵌城,還帶來了他們的私人衛隊,以及奴隸武裝。
這使得赤嵌城武裝力量多達三千余人馬,然而問題這些奴隸武裝或荷蘭人,根本就沒有取得像樣的戰果。
大明人的火炮相當犀利,打得又遠又準,雖然對城墻建筑破壞不大,可是打得他們士氣低落。
僅僅一刻鐘就失去了外圍的城墻,不到半個時辰,總督府外就傳來的殺喊聲。
這個時候,他的副官、參謀們開始向他建議:“投降!”
為了爭取獲得體面的投降,普特曼斯身穿禮服,戴著禮帽,帶著精神抖擻的副官、參謀以及官員們,來到總督府的門口。
面對全家軍的槍口,普特曼斯毫無懼意。
不是他害怕,而是怕沒有用,丟了臺灣,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不會放棄他,如果他死了,或許那些股東們會出于人道主人的考慮,給他的家屬一筆小小的喪葬費。
如果他投降,王室更加饒不了他,如果他敢就這樣灰溜溜的逃回巴達維亞,唯一的下場就是被綁到火刑柱上文火煎烤,直到把他烤成噴血多汁的牛排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