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聲稱,如若全旭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對大明沿海進攻!”
茅元儀苦笑道:“朝廷里如今也分成兩派,彈劾全帥,輕啟戰端,應該嚴懲,也有人主和,要求禁海,總之,朝廷也亂了!”
在明初,大明整體上保持著開拓進取的勢頭,一路打到貝加爾湖畔,覆滅了北元,而在海上,鄭和七下西洋,讓大明天威廣布于大洋,赫赫大明,令人敬畏。
現在,主和派居然又開始抬頭。
全旭望著夜空長長的嘆了口氣。
全旭原本想召集海軍士兵,馬上培養訓練,爭取打上一仗,利用這一場仗,扭轉海上被動的局面。
未曾想,這段時間居然多了這么多的變故。
其實,全旭不知道,這段時間的變故還挺大。
隨著全旭和他的全家軍崛起,最大落差的莫過于以祖大壽為首的遼西將門,崇禎是一個執著的人,全旭向他承諾的三年平遼,這段時間內,讓他看到了希望。
作為后金的國都,隨著全旭出鎮遼東,皇太極就放棄了,而且是退避三舍,全旭不僅僅拿下了鳳城(丹東)、雙城衛、以及湄沱湖,擴土兩千余里。
后金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對滿朝彈劾全旭的奏折,視若不見,對于遼東的扶持,也是傾盡全力。
遼西將門可是自從崇禎朝以來,從來沒有拖欠過軍餉,自從崇禎四年開始,這個軍餉就開始拖欠了。
祖大壽又是撒潑打滾,又是蠱惑士兵鬧嘩變,結果,頭天鬧嘩變,接到消息的盧象升帶著天雄軍與全家軍渡過遼河,一路向西。
四萬步騎,這可把祖大壽嚇得夠嗆。
得,朝廷現在底氣壯了,吃軟不吃硬。
而且,建奴被全家軍打得沒有脾氣,面對天雄軍的旗幟也是望風而退,好像不堪一擊的樣子。
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吳三桂,帶著關寧軍騎兵四千余人,渡過遼東,向東北方向的建奴勢力范圍搜索前進。
吳三桂這個倒霉蛋,遇到了剛剛被皇太極罵了一頓的豪格,豪格有氣沒有地方撒氣,就把氣撒到了吳三桂的頭上。
一千騎對四千騎,吳三桂被一個沖鋒打得崩潰,四千人馬,沒了一半多。若非,遇到了天雄軍的騎哨,吳三桂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一回事。
全旭聽到這個消息,除了苦笑還是苦笑。
茅元儀看著全軍將士到齊,大聲道:“遼東水師第二艦隊全體官兵集合完畢,請全帥校閱!”
整個校場,一片通明,萬千火把,將整個校場照耀得如同白晝。
“將士們!”
全旭讓人準備好了話筒,連接音箱,他望著眾將士道:“想當初,大明五征漠北,七下四洋,布威四方,萬國來朝,四方臣服,然后百年之前開始,蠻族爭相襲擾,狼煙四起,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這就說明我們漢人的刀鋒已經鈍了,沒有什么殺傷力了,其實,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你們,但是,卻和我們有著直接的關系,無論這江山如何,他們那些當官的,依舊會當官,大不了換個主子,可苦的,卻是我們這些普通百姓!”
茅元儀感覺全旭的話有些荒謬,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現在,荷蘭人,在歐洲,只是一個彈丸小國,他的面積就像我們的一個府,卻敢帶幾艘炮艦來到遼南耀武揚威,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