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馬應虎沒有成功抵達,作為臺灣三巨頭的三人組,就變成了劉全與蔣百勝。
經過四個多月的擴張,全家軍在臺灣成立了六十二個鎮,當然,整個臺灣其實不止六萬余人,只是鄭氏骨干鐵桿成員不合作,全家軍對于他們,就是兩塊大洋,一包干糧,禮送出境。
留下來的,肯定也有釘子,這就需要全記企業文化對他們進行同化。
崇禎四年十二月二十日,北國已經萬里冰封,冰雪覆蓋,在臺灣這里卻依舊如同秋天一樣,談不上冷,也不算太熱。
此時聯合指揮部里,有將近兩百號人,不僅僅有各鎮的鎮長,還有一部分各族首領。
蔣百勝看著眾人到齊,咳嗽一聲道:“本將軍奉全帥之命,出兵臺灣,驅逐西夷,現在臺灣設立臺南府,對于臺南地區,進入統一管理,不分蠻漢,一體納糧,一起服兵役…”
在蔣百勝說完之后,舌人開始翻譯成蠻語。
這時,一名泰雅人首領站起來憤然道:“你們,這個什么鳥朝廷,那,我們跟被西夷統治有什么區別!我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我們世代在這里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甭什么向一個從來就沒有管過我們的朝廷納糧服役!”
蔣百勝沒有理會這個部落首領的話,繼續道:“這天,是大明的天,這地是大明的地,這里將執行大明的律法,所有部落,必須取消獵頭的習俗,要想獵頭,只能在戰場上,違者,以法辦!”
眾部落首領鬧騰起來:“憑什么!”
“我們才是主人!”
“你們什么鳥朝廷滾出臺灣!”
獵頭風俗是臺灣高山族群的老傳統,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人頭是最高貴的戰利品,也是他們勇氣的證明,每一年秋收之后各部落都要出草,獵取首級,以便舉行盛大祭祖典禮,在一場重要的典禮上沒有新斬獲的人頭,是不成樣子的。
泰雅族乃至絕大多數高山族群的部落的青年的成人禮便是獵取一顆首級,只有獵獲了首級,他才獲得紋面的資格,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當然,這獵頭也是有講究的,老弱不獵,孩童不獵,懷孕的婦女不獵,病殘智障不獵,漢人也不獵。
因為他們還要跟漢人交易,用皮貨藥材什么的從漢人那里換取大米、麻布、鐵料、鹽巴等生活必須品,獵頭活動一般都是在敵對部落之間進行。
聽說趕走西夷之后朝廷要禁止獵頭,他們哪里肯依,當即就有人嚷嚷說這樣還不如讓西夷繼續統治臺灣!
“與政府同心者往,與政府不同心者任之!”
蔣百勝指著大門口道:“沒見你們跟西夷耍橫,敢跟本將軍玩愣的?你們可以走,走出這個大門,我們就是敵人,戰場相見,生死有命,富貴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