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式班用輕機槍,再來八千挺!”
“好說!”
“好了,輕武器暫時就這些吧!”
全旭想了想道:“接下來我要買大炮。”
楊劍鋒笑了道:“就知道你會買大炮的!不是我吹牛,我們國家的大炮,那射程,那精度,那威力,放在全世界,我們認第二就沒有人敢認第一了,說吧,你是要哪一款自行火炮?”
“63式107毫米十二管聯裝火箭炮,給我來五百門,炮彈三十萬發!”
楊劍鋒目瞪口呆:“五百門!你買這么多老掉牙的炮做什么?”
“老炮好用啊,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大家還可以將它拆開來背過去,多方便!”
“63式實在太老了,已經不符合現代戰爭的需要啦,我建議你考慮一下我們的衛士系列或者神鷹,這才是火箭炮家族中的王者!”
全旭自然非常清楚中國的衛士系列,特別是衛士2型火箭炮,雖然掛著火箭炮的名頭,擁有四百八十公里的射程,擁有六十米的精度。
別看這玩意不能像戰斧巡航導彈的精度那么高,可問題是,衛士二型的火箭炮炮彈一旦擊中目標爆炸,擁有五百六十米的殺傷半徑,如此喪心病狂的威力,精度還重要嗎?
但是,衛士二型火箭炮的價格是非常不友好的,這是中國外銷的自行火炮中的爆款,不是按輛賣的,是按營賣的。
沒錯,真的是按營賣,除了十八輛自行火炮之外,還有相對應的裝彈車、偵察車、指揮車、炮兵雷達等等,這是一套完整的作戰體系,能把炮兵玩出一套完整的體系,也就中國一家了。
這套體系無疑是非常先進的,但是價格一點也不友好,平均下來一輛自行火炮要一千多萬美元。
這是典型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如果全旭這個狗大戶買下一兩個營,那他們就賺大了!
不過很可惜,全旭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衛士火箭炮當然是非常先進的,放到明末簡直就是黑科技。
可問題在于,它實在太先進了,一旦脫離了現在的指揮、偵察體系,十成功力就去了九成,還玩個毛屁!這玩意兒實在太先進了,不是那個年代的人能夠駕馭的。
“我的客戶素質都比較低下,給他們四輛59讓他們列隊前進,不出十公里就能開出四個方向了,給他們這么先進的武器,那不是成心砸自己招牌么!”
“那你也可以考慮一下A-100吧?這個是仿制俄羅斯BM-31龍卷風的,相對要簡單一些,威力巨大。”
“算了,還是63式吧!”
63式107毫米火箭炮真正名聲大燥還是在越南戰爭期間,由于107火箭炮的外形簡單,作戰中粘上泥土等雜物,乍一看和農具有的一拼,而12個發射管打出去的火箭彈,起到了良好的覆蓋能力,綜和“農具”、“火力覆蓋”等詞于一身的63式火箭炮,大家戲稱其為“農用犁地神器”。
而當63式火箭炮的炮架被摧毀式,107毫米炮彈也并非喪失了戰斗力。首先利用土坎等構筑一個發射平臺,隨后將火箭彈放在平臺上,使標線朝上,把隨炮配備的簡易標尺插入彈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