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安史之亂時,河南節度副使張巡,帶著七千兵馬防守睢陽城,以尹子奇為首的叛軍十八萬人馬,猛攻睢陽十個月,直到睢陽城糧食斷絕,連樹皮吃光的情況下,睢陽城這才陷入,反而被殲滅了十二萬人馬,睢陽之戰打了十個月,前后四百余戰,大將死傷二十余人。
面對被盧象升加強的廣寧城,最好的辦法是圍困,偏偏,皇太極采取欺騙的辦法,帶著全家軍和天雄軍兜了一個大圈子。
他的主意是跟全旭和盧象升打一個時間差,所以,他并沒有時間采取圍堵的方式,耗盡廣寧城的糧食。
事實上,建奴的攻城技術一直不怎么樣,在原本的時空,對于大凌河堡城,他就是采取包圍的方式。
其實,也不是皇太極沒有辦法,他有二百多門大炮,但是這種大炮,大都是明軍裝備的大炮,以佛郎機子母炮和紅夷大炮為主,威力嘛,與全家軍的一零五毫米野炮威力差不多,但是重量卻重了足足二三十倍。
想要移動一門重達五千斤的火炮,特別是在幾乎沒有道路可言的遼東,難度可想而知,隨軍攜帶的火炮,也有六七十門,不過以輕便的碗口銃和虎蹲炮為主。
這種火炮可以不依靠車拉,可以依靠戰馬馱運,不過威力太小,射程有限,甚至對青磚水泥筑造的廣寧城產生不了根本的威脅。
廣寧城下的皇太極此時有些騎虎難下,無奈的嘆了口氣:“讓人打造投石機!”
當廣寧城下的投石機在城墻樹立起來的時候,楊觀吉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事實上,在宋朝的時候,投石機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可是隨著火炮的威力越來越大,投石機就徹底沒有市場了。相對而言,投石機既沒有什么準頭,威力也非常小,與實心炮彈一樣,依靠彈跳殺傷敵人。
可關鍵是這種東西太坑了。
事實上,投石機這玩意兒對中西紀歐洲那種完全用石頭砌成的城墻效果不錯,但是碰到中國這種兩層磚皮內部加三米厚的夯土的城墻,真沒多大作處。
南宋末期,蒙古軍調集當時最為恐怖的攻堅武器,可以投擲過百斤重的巨石的回回炮猛轟襄陽城墻,打了整整二十年,投擲出去的巨石差不多可以把襄陽城埋了,然而還是沒能轟塌襄陽城墻。
想要拿下一座城市,要么靠內應賺城,要么堆土山搭云梯蟻附攻城,要么挖地道連炸帶炸將城墻弄塌,想靠青銅炮和投石機將城墻轟塌?
慢慢轟吧,搞不好等把城墻轟塌了,孫子都可以打醬油了。
別說是這種火炮,就算是全家軍裝備的一百三十毫米的滑膛炮,發射實心彈丸,依舊無法攻破這種城墻,不過開花彈可以繞過城墻,攻擊城內建筑。
投石機撐死也只能投擲十幾二十斤重的石塊,面對幾米厚,而且還是用水泥粘合的城墻,有什么用呢?
隨著一聲聲的號子聲響起,被用來發射投石機的漢軍士兵們也是大眼瞪小眼,他們不會啊!
你問問身邊的蒙古人,過了三百多年,他們還會不會打造襄陽炮?
在皮鞭的鞭策下,這些漢軍士兵總算把投石機發射出去了,結果讓皇太極太失望了,呼呼啦啦十幾發石彈砸過去,只有三枚砸中城墻,有一枚居然飛了不到一百步……
豪格望著這一幕,壓低聲音:“父汗,我聽說遼南那邊,連城墻都沒有,要不,我們去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