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千總的名字鄭驢,也就是古代賤名好養活的意思,可是他當了鄭千總以后,就不想改名,因為給他取名的親爹已經死了,他怕改了名字,到了下面,他爹再也找不到他了。
鄭千總望著把總道:“怎么?”
“鄭頭,你今天可沒少得罪楊大人,你難道不怕……”
鄭千總不以為然的道:“我怕他咬我?有盧大人撐腰,我怕他干鳥?要不是看著他平時還算不錯,哼……”
在大明武文之間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文官瞧不起武官,可武官同樣也瞧不起文臣,一旦到了要命的關頭,那就開始互坑了。如果真正到了守不住城的時候,鄭千總有一百個辦法,讓身為文官的楊觀吉殉國。
鄭千總不時的望著忙前忙后的楊觀吉:“算他命大!”
楊觀吉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好官,事實上,他只能算一個不太差勁的官員,在廣寧府的百姓眼中,楊大人是一個愛沒事找事的官員,比起那些石頭里都要榨三兩油的貪官來說,好那么一點點。
但是,這個楊大人可沒少給百姓們添麻煩,比如說,鄭千總有一個兵叫郭大虎,他在關內作戰的時候,運氣好,斬首一名白甲兵,按制度賞了一百兩銀子,官升三級。
可是這個郭大虎不想升官,就想到老百姓,鄭千總也許諾了郭大虎,讓他退出軍籍,郭大戶有了賞賜的錢,手中有錢,就想納一房小妾。可是楊觀吉就是不同意,認為庶民想要納妾,比如符合年滿四十,正妻無出,否則一律不許。
郭大虎氣憤不過,罵了楊觀吉幾句,結果被收拾得不輕,一條命被折磨得只剩半條,還落下了殘疾。
郭大虎可是跟著鄭千總有著過命交情,能對楊觀吉好臉色才是怪事,沒拿刀砍楊觀吉都算他克制了。
隨著建奴飽餐一頓之后,又吹響了號角,大批弓騎兵飛馳而來,繞著廣寧城城墻來回飛奔,馬背上的騎手角弓拉得跟滿月似的,箭若聯珠,利箭一波緊接著一波向城墻上傾泄過去。
而建奴僅有的幾十門大炮也放棄了轟塌城墻這一不切實際的打算,集中火力猛轟城垛,試圖在城垛上打出缺口。
主力部隊則下馬,手持刀盾,扛著云梯,緊張地注視著城墻,只等打開缺口馬上不顧一切的猛攻。
皇太極向眾將領和首領們說清楚了,廣寧城守軍就那么一千多人,他們卻有好十幾萬人,踩都能把明狗踩死!
漢軍炮兵在以最高射速開炮,炮彈一發接著一發從弓騎兵頭頂飛過,打在城墻上火星四濺。
這城墻真的太堅固了,任大炮怎么轟也轟不動,跟鐵打的一樣,讓人絕望。當然,蒙古軍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了,他們努力往城垛打,不想再在鐵板似的的城墻上浪費寶貴的炮彈,但是炮兵的戰斗力業務水平還有待提高,打了這么多炮,硬是沒有一炮能擊中城垛的。
倒是有兩發炮彈落入弓騎兵中間,掃倒了好幾名建奴騎兵。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全家軍的步炮協同,也無法做到百分百的安全,別說他們了,論起玩炮,全家軍的炮兵一個月,比他們十年打得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