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投降的后金軍隊多達三萬四千余人,其中傷員超過兩萬人。廣寧城是儲備了不少藥材,但是廣寧城的軍民傷員也有三四千人,當然藥品優先給廣寧城的天雄軍士兵和百姓。
全家軍的救護隊人員戰場救護司,只有不到兩百人,要醫治兩萬多名傷員,還是真有點兒力不從心。
全家軍在旅級設立戰場救護司,全軍則設立了救護團。現如今的救護團上校團長就是陳春仁。
至于其他救護司的少校把總不是陳春仁的徒弟,就是他的徒孫,要么就是他收的學生。對于傷員救治,全家軍救護司有著獨特的經驗。
這場戰斗,全家軍幾乎沒有重傷員,簡單包扎了事,至于投降的俘虜傷亡,則對傷員進行分級。
那些斷手斷腳、或者腰斬、肚破腸流的一看就不用救了,不過出于人道主義的精神,全家軍救護士兵們,給他們提供一袋子白酒。
白酒不是給他們清理傷口,而是讓他們喝點酒,可以減少疼痛,然后昏睡過去,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死神的懷抱,然后集中全力救治那些四肢健全的。
這樣做當然不公平,但是不失為人道,那些傷勢過重的救也救不活,只會浪費原本就緊缺的人手、藥物和其他傷員救治的時間,還不如放棄,讓他們死的時候少一點痛苦。
那些被火箭炮或手雷彈彈片擊傷、或者是被戰馬踩傷,自相砍傷的則集中全力救治,止血、麻醉、清洗、縫合,一氣呵成,效率極高。
不過那些被彈片或鉛子打進胸腔或者腹腔的傷兵救治非常困難,軍醫也只能拿他們當實驗品開膛剖腹取彈片,然后縫合,這種手術難度極高,死亡率高得嚇人。
不過一兩百例里總有那么十幾例能成功的,對于必死的傷兵來說已經是賺了,死掉了算是理所應當,被救活就是蒼天保佑,傷得那么重,老天都不見得能救他們呢。
俘虜之中,也有上下高低之分,大部分蒙古仆從軍,都是主動投降,他們非常配合全家軍在打掃戰場,傷員也第一批接受治療。
同時,他們也負責將尸體收殮起來,首級那是不可以浪費的,這都是錢,可以拿到京師,讓崇禎皇帝高興高興。
蒙古人非常愿意接受全家軍的安排工作,他們拿著刀子,看到尸體就對頭脖子砍下來,然后用石灰腌制起來,將首級擺放在全家軍的大車上。
至于尸體吧,那就盡快處理掉,因為天氣越來越熱,這么多尸體,很容易形成細菌滋生,萬一引發瘟疫,那就非常不妙了。
廣寧城也展開了戰后救治,毀掉的房屋,能修整的就修整,不能修整就推倒重建。那些俘虜,按照全家軍的原則,努力干活,就有口飯吃,雖然工作辛苦,吃的也都是粗糧,或草……
沒錯,全家軍將士習慣性的把苜蓿草當成菜來炒菜,大油炸著紅辣椒,然后放進鍋里翻炒,全家軍將士們都非常喜歡吃清炒苜蓿。
但是,蒙古俘虜們也沒有怨言,因為他們是習慣了叢林法則,非常清楚,強者擁有一切,弱者任人宰割。
至于那些逃掉的后金士兵們,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他們跟著皇太極逃跑,由于逃跑的太過匆忙,連牛羊也扔掉了。
他們是要吃的沒吃的,要喝的沒喝的,好在這個時候,遼東不缺水,而且廣寧城往北,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特別是廣寧后屯衛境內,大大小小的河流足足有五十七條,生水隨便喝。
但是,全家軍將士們卻在他們后面,只要進入全家軍的火炮或火槍的射程之內,全家軍就會開火。
離開廣寧的時候,皇太極以及仆從軍,仍舊有小十萬人馬,抵達廣寧后屯衛的營子屯的時候,皇太極粗略清點一下,此時他還有不到七萬人馬。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也就是說,跑了不過八十里,丟了三萬余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