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想了想道:“萬歷三十年,全國耕地總面積達到1161萬余頃。”
清朝耕地的最高值,為光緒十三年的849余萬傾(見史志宏先生論文)。說起來,犬清版圖遠邁大明,然而耕地數量不僅比不上明代萬歷年間的巔峰值,甚至連朱元璋時期的八百五十萬還差上一點兒,這盛世,于當時百姓又有何益。
當然,有人或許又說了,中國歷史上存在耕地瞞報現象,賬面上的數據未必就是真實狀況。
然而,明朝難道就沒有瞞報現象嗎?
全旭淡淡的笑道:“三十年間三百萬傾田怎么沒了?”
“遼東……”
全旭笑道:“遼東耕地歷年之最,是八十九萬傾,算一百萬傾,還差五百六十一萬傾良田哪里去了?”
“這……”
全旭盯著盧象升道:“其實,你都知道對不對?因為國朝養士,舉人以上,不用納糧,為了……”
盧象升嚇得醉意全醒:“東升,你醉了!”
“我沒醉!”
全旭大著舌頭道:“大明的所有問題,其實就是錢糧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難!”
崇禎的臉色一變:“怎么不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有三個計策!”
其實,全旭根本就沒有醉,他的腦袋相當清醒:“第一,取消士紳勛貴特權,攤丁入畝,不過呢,這個辦法注定推行不下去!”
盧象升松了口氣,他差點被嚇死。
崇禎自然也明白,按照全旭的搞法,恐怕天下大亂,別說收稅,到時候恐怕叛軍就打到京城城下了。
“第二個辦法呢?”
“轉移困難!”
全旭指著東邊道:“日本、安南、占婆、南掌、朝鮮、琉球、呂宋、合貓里、美洛居、婆羅,又名文萊、占城、真臘、三佛齊、暹羅、占城、爪哇、浡泥、滿剌加、蘇門答剌、蘇祿、啞齊、須文達那、西洋瑣里、瑣里、覽邦、淡巴、百花、彭亨、柔佛、那孤兒、黎伐、南渤利、阿魯、丁機宜、巴剌西、古里、柯枝、錫蘭、榜葛等等,讓他們朝貢,不過,眼下朝廷恐怕不足以執行下去。”
這個方法就像日不落帝國,利用全世界的殖民地,反哺英國。就算英國在二戰期間被德國打成狗了,英國利用了全世界的殖民地,耗死了德國,其實,美國參戰或者不參戰,結果都是一樣。
兩線作戰的德國最終會被耗盡元氣,區別就是多撐幾年,僅此而已。
崇禎有些失望:“那還有什么辦法?”
“第三個辦法,那就是擴張、開發!”
全旭指著遼東方向道:“陛下,再給我一百萬人口,我把遼東經營成糧倉,經過兩年的發展,遼東足以在立足,這次皇太極跑了,自明年開始,朝廷不需要給遼東軍隊輸送糧食,相反,我可以給朝廷運來一百萬石糧食!”
崇禎一臉震驚:“一百萬人口,可以輸送一百萬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