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到底是百年海軍,他們從一些蛛絲馬跡可以看出,全家軍的主力戰船,相當于他們的三級戰列艦。
但是,速度卻比他們的三級戰艦更快,差不多領先他的戰艦有兩節之多,這一發現讓他十分吃驚,他們一直以為葡萄牙的造船技術是世界最好的!
全家軍海軍的十六艘主力戰艦都是按著飛剪船的式樣來搞的,由于現在遼東的造船工匠對飛剪船的各項關鍵技術都還沒有吃透,所以造出來的戰艦暫時還沒能將飛剪船那驚人的速度完全發揮出來。
最先進的飛剪船跑得比第一代吃煤的輪船還快呢。不過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驚人的突破了,他們很輕松便將葡萄牙人的戰船甩開了一大截。
事實上,全旭還是有意不要掛滿帆,既然是殺雞儆猴,那怎么能少得了觀眾?
兩天之后,全家軍海軍抵達對馬島外灣。
對馬島被夾在對馬海峽中線,面積七百多平方公里。如果說濟州島是朝鮮抵抗日本入侵的橋頭堡,那么對馬島就是日本抵抗東亞大陸入侵的前哨,千年來朝鮮和日本這對冤家在對馬島反復爭奪,反復拉鋸,爆發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事。
朝鮮做夢都想控制對馬島,獲得一個進攻日本的跳板,奈何軍隊始終是不爭氣,怎么也打不下來。而站在日本的角度,丟失對馬島是不能忍受的,以這里為跳板,朝鮮水師三天之內就能打到九州去了,他們還能安生嗎?
所以盡管江戶城頭不斷變換大王旗,天皇和幕府將軍坐蹺蹺板,上上落落,但是不管是天皇還是幕府將軍上臺,對對馬島島主宗氏都是百般拉攏示好,不求別的,只求這哥們幫他們看好大門。
朝鮮視它為眼中釘,做夢都想拔掉這個釘子,還是那句話,軍隊不爭氣,再好的戰略戰術也沒用。
元軍伐日的時候朝鮮水師狗仗人勢,兩次血洗了對馬島,這已經成為朝日千年對抗中朝鮮軍隊為數不多的美好回憶之一。
隨著全家軍四個騎兵旅,一路向東運動,建奴嚇得趕緊撤退。直到此時,全旭這才發現,入侵朝鮮的建奴,只有三千余步騎,以阿濟格、阿巴泰為首。
就是這么三千步騎,一路攻城掠地,打到了平壤城下,要說明軍戰斗力爛,那要把朝鮮軍隊排除在外,哪怕是最沒有戰斗的衛所兵,到了朝鮮,也是個頂個的精銳。
在得知大明武威侯全旭征討日本的時候,朝鮮都元帥金自在帶著一百多艘大小戰船,七千余名“精銳”抵達對馬海峽。
金自在出于朝鮮豪門,他是跟著李倧參加政變的元隨之一,在李倧成為朝鮮國王之后,他也水漲船高。代替了都元帥金時讓,成為朝鮮西北重鎮守備司令員。
結果,建奴跨過鴨綠江的時候,他就率軍抵抗到了鎮海。
“侯爺,請為朝鮮做主啊!”
看到全旭的時候金自在抱著全旭的大腿嚎啕大哭:“這對馬島一直是我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我們做夢都想將它拔掉,只是力有不殆,還請侯爺助我們一臂之力!”
全旭很爽快:“你們想打對馬島是吧?好說,我們開炮將對馬島的防御設施轟開,你們攻上去,殺他娘一個片甲不留!”
金自在大喜過望:“多謝侯爺成全,我們定會將島上日寇殺個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