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害怕大炮的轟鳴,不害怕火槍的排隊槍斃,與這樣的敵人交戰,他們只能像歐洲紳士一樣,一排排上前,一排排端著火槍進行一命換命,比的是誰的軍隊不怕死,拼的是誰的人口更多。
可問題是,他們跟大明真拼不起,大明有一億多人,別說一比一的拼人命,就算是十個大明拼掉他們一個,他們最后所有的人都會死光光。
現在最難受的是荷蘭人了,臺灣被全旭搶走了,遠東的聯合艦隊被干掉了一大半,那些俘虜還是用了足足一百萬兩銀子換回來的。
那個遼東總督管理著比西班牙還要大的地盤,數百萬的人口,十數萬的精銳軍隊,像全旭這樣的貴族,大明王朝還有數十位之多,想想讓人就不寒而栗。
埃爾文對荷蘭的軍事實力很有信心,但并不認為荷蘭打得過這樣一支渾身上下彌漫著凌厲的殺氣的克隆人軍團!真要是把全旭給惹毛了,他們估計得吃不了兜著走,不僅錢賺不到,還得死一大堆人,那就太劃不來了。
埃爾文尋思著,如何與全旭緩和關系,對抗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合作共贏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位遼東總督帶令著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這個古老的帝國強勢崛起,它有著無以倫比的胃口和極其強大的生產力、創造力,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遼東缺東亞、東南亞的礦產資源,如果可以做成這一筆生意……
利潤是商人衡量一切的標準,只要有足夠的利潤,跟魔鬼合作又如何?
只是,埃爾文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上天明明注定的。
就在對馬城陷入火海的時候,位于呂宋的菲律賓馬尼拉,也在上演著屠殺……
……
明朝的海盜很多,陳祖義、王直、林道乾、林鳳、李旦、鄭芝龍……幾乎生生不息。實際上,由于貿易是非法的,沒有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商人們就只好武裝自己,才不會被別的海盜干掉。
他們混跡在中國沿海、日本與東南亞之間,為了方便時常僑居在海外,隊伍中有不少外國人:日本人、黑人、東南亞人等等。為了避免連累陸上的家人,很多中國海商干脆奇裝異服,假扮成日本武士。
從明朝官方的角度,他們是侵擾沿海的倭寇。而從他們自己的角度,他們不過是突破了時代束縛,希望可以自由謀生的小老百姓而已。
西班牙人征服馬尼拉時,這里已經住著許多華人,其中有商人,也有勞工,匠人。他們從中國運送貨物到這一帶出售,也承擔各行各業的工作。與后世的華人一樣,他們大多勤勞、節儉、沉默,熱衷于賺錢養家,不喜歡紛爭。
西班牙人到來后馬尼拉之后,與華人有合作,也有小沖突。
PS:推薦一本書,歷史分類大神王梓鈞的《朕》,明末爭霸文,喜歡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