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不征之國,卻是為何被明軍征討?
在德川家光心中,打敗三萬余明軍或許不難,難的是如何善后,畢竟日本要面對的是一個擁有過億人口的龐然大物。
德川家光自問沒有豐臣秀吉那樣的本事,沒有跟這個龐然大物玩命的勇氣。
無論如何,德川家光非常關注九州的戰爭,他最大的想法,就是趁著明軍把九州藩打得半殘,最好是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可以以救世主的姿態,再次蒞臨九州。
理想非常豐滿,現實實在是太骨感了。
位于九州的九州諸藩聯軍敗得太快,就在德川家光派出老中青山幸成前往九州,老中這個職務是日本幕府時代的高級官員,直接效力幕府,如果把幕府形成為無冕之王,那么老中這個職務就是內閣閣老。
青山幸成遠江國的掛川藩主,德川家譜家臣青山忠成第四子,也是江戶時代有名的將領。
作為九州擁有一百二十萬石封地的藩主,加賀藩的前田家族實力非常強大,此役僅僅前田家族,就動員了一萬五千余名武士、足輕以及農民。
其中,前田家族加賀藩軍有好三千余名火槍手,裝備著全家軍除外,放眼亞洲性能最為優越的鳥銃,還有數以千計的武藝高強的武士和大批實戰經驗豐富的將領。
在青山幸成看來,這一場仗即使明軍可以打贏,肯定會損失慘重,最終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來解決九州的問題。
然而問題卻沒有朝著青山幸成希望的方向發展,而是九州諸藩主聯軍崩潰了。
并不是明軍的戰斗力強大,也不是他們的火炮犀利,而是他們中計了。
沒錯,別看全旭身在呂宋,參觀著呂宋的美好河山,其實他卻可以通過電臺,直接影響九州島的戰事。
經過博多灣一頓狠湊,這些被福岡藩、唐津藩城被打得全軍覆沒,城池被打成一片廢墟,九州藩的藩主們終于發現明軍實在是太厲害了,簡直就是沒有辦法相抗衡。
在這個時候,楊延棟受到全旭的指示,將矛頭對準了九州實力最大的薩摩藩。
并且向九州諸藩主聲明,這次明軍出動大軍進攻日本,主要就是懲罰無緣無故入侵琉球群島的薩摩藩,與他們無關,在消滅薩摩藩之后我們就會撤軍,薩摩藩的土地和人口就歸他們所有了,不需要他們出兵助陣,只要他們袖手旁觀即可。
九州藩主們聽到如此好事,不出動一兵一卒,獲得薩摩藩的土地和人口?
于是,像加賀藩、富山藩、大圣寺藩等藩主們就收攏部隊,停止向明軍進攻。
明軍果然只進攻薩摩藩,先將擁有三百多艘小破船的薩摩藩海軍全部擊沉,然后在海陸夾擊之下,原本準備與明軍聯合的摩薩藩軍隊就被明軍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