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不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站在火車軌道的旁邊,確實不是一個聊天的好地方,蒸汽機火機的轟鳴聲,讓全旭感覺頭大如斗。
面對群情激情的眾議員,全旭淡淡的道:“五天之后,咱們召開專項公開會議,在會議上討論此事!”
聽到全旭的承諾,眾議員這才回去。
遼東本來就是一個試點,眾人早已見識到了機械的威力,工業黨在遼東這塊地面上,影響力實在是太大,蒸汽機火車的出現,馬上就被意識到了巨大的作用。
當然,全旭需要交待的孫元化的是改進。
“這個蒸汽機火車,以后需要客貨分離!”
全旭拿到一只鉛筆在一張圖紙上畫出后世的火車內部設施,稍微有些不同,則改為每排六個座位,中間是預留過道。
大明的百姓,與后世的百姓完全不同,后世百姓大都營養過剩,肥胖人口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在大明,肥胖的人口連百分之一都不到,如陳應一般的胖子,一萬個人里也挑不出一個。
“記住重點,一定要做好隔音,這種火車實在是太吵了,簡直可以把人給震得七葷八素!”
全旭畫著圖紙將客廳廂畫了出來。接著,全旭又就蒸汽機的多樣化,與蒸汽機項目的眾高級技工展開交流。
“蒸汽機是一個發動機,就像我們在河流周圍建造的工廠一樣,既可以帶動磨坊,也可以帶動機床,也可以帶動風機,也可以帶動鉆床,紡織機,鋸、甚至是輪船!”
全旭指著蒸汽機道:“總之,你們想辦法把蒸汽機發展起來,盡可能的大型化,小型化至于如何解決,那就需要你們各自的努力了,只要做出應用蒸汽機,本侯的承諾永遠不變,銷售利潤的百分之一,你們終身可以持有!”
隨著蒸汽機火車的實驗成功,全家軍又擴充四個旅的鐵道建設工程部隊,負責工程建建設。
遼東的標準化作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鋼筋的水泥澆筑的軌枕,取代原本用的枕木,枕木擁有較多的優點,可是卻有一個劣勢無法逆轉,即使是最好的枕木,使用壽命只有十五年。
事實上七八年就需要更換,相對而言,用鋼筋混凝土作為軌枕,是更為經濟和實惠的做法。
遼東第一條鐵路軌道,是從旅順港口到金州,雖然后世旅順也成了大連的一個區,然而問題是在這個時代,金州和大連則沒有可比性,當然,距離也不算近。
全程下來,大約一百三十余里。
在后世如果不堵車的情況下,四十分鐘路程而已,在這個時代,如果步行,基本上需要一天,哪怕馬車也需要大半天的功夫,至于運輸貨物,那就更慢。
以現在仿制的蒸汽機火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個小時七十五公里,就算按照時速六十公里的速度跑,最多也是一個多小時抵達金州。
極大的方便金州的運輸能力。
人多,那就需要容易辦事,經過全旭大手一揮,遼東的鐵路網絡在圖紙上實現了,第一條就是以旅順港口,至金州、然后沿著金州至海州、蓋州、復州遼南四州,再其次就是錦州、廣寧、至沈陽。
想想后世的鐵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