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零章為了孩子少殺點人
全家軍的速度就是高效,如果是其他軍隊想調動軍隊,那就必須派出傳令兵抵達某支軍隊的駐地,然后下達命令,再進行動員。
等到軍隊調動完成,快則一兩個月,慢則半年,甚至更久,黃瓜菜都涼了。
全家軍則不一樣,隨著全旭下達命令給總參謀部,總參謀馬上制定行動計劃,同時,命令后勤部準備給養和物資,部隊馬就開始行動起來。
全家軍與各地的后勤部門可是互相不隸屬的關系,部隊補充除了按時補充給養之外,戰時調動給養和彈藥,需要總參謀部的命令。
接到命令的各地戰船、海軍陸戰隊、以及登陸陸戰部隊,紛紛開始往遼東或臺南集結,行動最慢的人,反而是全旭。
他是從全家軍總參謀部準備直接回家,然而,就在他剛剛準備離開總參謀部的時候,位于槍炮局發明了一件新鮮玩意,引起了全旭的特別重視。
那就是步兵支援武器,這個時代的火炮,遠遠沒有后世的輕便耐用,全家軍要自成體系,發展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于是,全家軍則需要一種更加輕便的武器,作為支援步兵戰斗的武器,雖然說迫擊炮已經足夠輕便了,但是那屬于炮兵兵種,普通步兵玩不轉。
如果是小規模部隊,就沒有辦法伴隨步兵行動,全旭本來的意思是,把一零五毫米的炮擊炮繼續縮小,最好是制造成后世的六零迫。
沒有想到的是,槍炮局帶給了全旭一個驚喜。
“侯爺,您看,這是槍炮局新研發出來的裝備,代號左輪!”
由于遼東沒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為了保密,武器研發也需要取一個代號,而且不能與性能相關的名稱,以往西式用英語字母或阿拉伯數學的編號,而統一改成了中式風格。
這個左輪,準確的說和鼎鼎大名的左輪手槍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基于全家軍裝備的燧發槍,研發出來的槍榴彈。
與后世的槍榴彈不同,這種槍榴彈采取直接插在槍管上,用空包彈發射。
當空包彈發射的時候,雖然沒有彈頭,火棉形成的巨大膛壓,會推動這種榴彈飛目標。
全旭看著這種類似于后世散彈槍子彈的小型榴彈,有些意外:“試驗過了嗎?”
“經過試驗,我們的左輪有五十步至一百八十步的攻擊距離!”
一名技術人員熟練的將槍榴彈插在槍管上,然后裝入了特制的,沒有子彈頭的空包彈,塞進槍膛。
隨著扳機扣動,只砰的一聲悶響。
那枚榴彈飛向大約一百余步的距離,轟隆一聲悶響,一團橘紅色的火球升起。
“殺傷效果如何?”
“這個……”
由于沒有后世的高速攝像機和測試裝備,還真不好判斷。
這種裝著差不多四錢,約等于十三點五克左右,相當于六七式木柄式手榴彈裝約的三分之一略多一些。
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形成五萬多焦耳的能量,形成至少二十四片彈片,在方圓五米之內形成有效的無甲目標殺傷。
“威力還是有點小,有沒有考慮過把榴彈做大!”
“這個有考慮過,只是射程會更近,甚至沒有實用的價值,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把手榴彈扔到三十五米之外,否則容易傷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