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打下去的話意味著損失繼續上升,如果不打了,歐洲十五聯合艦隊則銳氣盡失,這可如何是好?
這些歐洲探海家們都不約而同的陷入了猶豫之中。
盡管不愿意,他們還是不得不承認,面對全家軍,他們是真的輕敵了,他們本應像鄭芝龍所說的那樣,以一支艦隊封鎖臺灣,切斷臺灣與呂宋的補給,迫使全家軍海軍主動過來跟他們較量。
這樣以來,他們應該且戰且退,把全家軍海軍引到馬六甲海峽,據情報所知,現如今全家軍海軍還沒有深入馬六甲海峽,他們對于馬六甲海峽的海況非常陌生。
在陌生而狹小的海域,就可以伺機將其殲滅。
按照鄭芝龍說的去打,就算不能大獲全勝,也不至于這么被動,但是最正確的戰略被他們哈哈一笑,就這樣拋到一邊了。
現在可吃到苦頭了,怎么辦?
雷利三世望著灰頭土臉的鄭芝龍道:“鄭,你說,我們現在怎么辦?”
鄭芝龍苦笑:“西班牙人在呂宋經營七十多年,對于呂宋應該更為熟悉,雖然馬尼拉有一個炮臺,我就不相信,他們還能把整個呂宋島都建筑成炮臺!”
西班牙人的胡安·卡洛斯上校,是負責訓練鄭芝龍麾下的西班牙式火軍團的指揮官,其實鄭芝龍麾下,西班牙陸軍指揮官共有四百三十多人,少尉排長以上的軍官,全部是西班牙人擔任。
這個排,與后世的排不一樣,這是排槍射擊的排,一個一百二十多人,差不多相當于一個連。
鄭芝龍麾下的將領,只是名義上的指揮官,現在他有六個整編的西班牙方陣,訓練時間超過一年,其實四個方陣則訓練三個月到七個月不等。
鄭芝龍的計劃是先行撤退,從其他方面登陸,以陸軍步兵奪取炮臺,然后再進行奪港登陸。
在初期登陸的過程,損失的登陸部隊,其實都是***日本武士,這兩三千人鄭芝龍也不心疼。他的嫡系部隊,基本上沒有損失。
歐洲聯合艦隊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辦法形成統一的指揮,西班牙作為歐洲小霸王自然想要指揮權,荷蘭東印度公司作為聯合艦隊實力最強的,特別是荷蘭人已經打響了叛出西班牙王國的第一槍。
這種事情,自然不會放棄。
從巴達維亞商議聯合出兵開始,再到臺灣海峽與全家軍海軍第一次相遇,直到現在,兩個多月都過去了,依舊沒有統一指揮。
如果算上鄭芝龍聯合荷蘭人準備組局對付全家軍開始,那么這個時間已經超過十個月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統一意見。
這也沒誰了。
這其實很正常,荷蘭人東印度公司,第一戰就是搶了葡萄牙人的開普殖民地,也就是現在的南非首都開普敦。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侵略性極強,不僅搶葡萄牙人,也搶西班牙人,與英國人也經常大打出手,多方經常混戰。
仇恨和不信任,造成他們的聯合困難,如果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那么情況就簡單得多了,如果西班牙帝國的無敵艦隊沒有覆滅,還有絕對的威懾力,那么問題同樣簡單。
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國力蒸蒸日上,他們需要自己的話語權,爭吵在無休無止,就在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