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旦養成了用殺人解決問題,那么就會陷入這個舒適區,解決問題以殺而殺,殺著殺著,也會殺到他的頭上。
全旭只是想聽聽茅元儀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問計
全旭的發展之路早已規劃好了,總結下來只有兩條,教育強國。
這是開啟民智的不二法門,如果后世的中國沒有九年義務教育,沒有龐大的素質人才,也沒有基建狂魔和世界工廠,更沒有蓬勃的發展。
歷史事實上已經證明,教育是國本,是不容動搖的。就像后世的美國,大肆吹捧的快樂教育,本質上來說就是自娛自樂,打著釋放天性的旗號,讓學生公立學習里面玩,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開心不開心不知道,一旦面臨競爭,尤其是那種生死相搏的競爭,接受快樂教育的孩子,多半會敗下陣來。
事實上這是一個世界大騙局,就像星球大戰一樣,玩跨了蘇聯,同樣玩跨了英國和歐洲,隨便去一個歐洲國家,隨便找一個便利店或者超市,幾百塊或者十幾塊的東西,人家店員都要用計算器,而中國初中學都可以口算,這就是差距所在。
美國的快樂教育騙局,其實也影響了很多中國人,中國慢慢也像美國一樣,越是窮人越是沒有辦法承擔教育成本,精英階層永遠是精英階層,北大畢業生可以出賣豬肉,大部分畢業生都會在大企業,好環境里擁有高收入。
沒有學歷,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的工作,差距會越拉越大,美國的精英家庭的孩子都是在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讀書,每天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緊張,家庭教師的課外輔導肯定必不可少,這是精英之所以成為精英的代價。
第二點,就是開啟殖產興業的政策,簡單來說,就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以各種政策為杠桿,用國庫資金來加速資本原始積累過程,并且以國營軍工企業為主導,按照西方的樣板,大力扶植日本資本主義的成長。
這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三大國策之一,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日本從一個閉關落后的小島國,成為世界列強之一。
雖然全旭對日本人沒有好感,不可否認,殖產興業的政策,后起國家追趕強國腳步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
當然,全旭在遼東的一系列動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點進行的,遼東的全記,就是國有央屬企業,對于農業方面,則學習美國的農業政策。
歷史經過了驗證,這是最正確的發展道路。
全旭其實也有辦法對付瓊州府的土著和豪強,那就是價值觀輸出,以輿論對輿論,以工業規模成本優勢,沖擊保守的地主小農經濟。
瓊州府所有地主,雖然掌握著瓊州府將近七成的耕地,他們可以對撞朝廷,對付任何一任流官知府,但是卻對付不了全旭。
只要全旭愿意,他可以在幾個月內,把瓊州府的糧食價格打成土,讓地主的田莊全部破產,不然怎么樣呢?他們種一畝地,就虧一畝地,所有的糧食全部賣不出動,自己吃才能吃多少?
更何況,全旭會利用工廠,吸引大量的勞動力,地主的佃農就會全部跑光,他們不可能自己種地,那些地只能荒廢。
只要敢荒廢,全旭就可以宣布撂荒三年,土地收回國有,他們屁都沒有了。
就會失去了一切。
茅元儀沉吟道:“民以食為天,呂宋的糧食賤,遼東的糧食也賤,咱們可以把糧食輸到瓊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