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巡視紅河平原,南下大軍的控制區,好家伙,不僅安南人留下的土地都被利用起來了,還新開墾出了不少土地!
這些少數民族其實個個都是農耕能手,也難怪歷代中原王朝一次次打壓、征伐都無法讓他們滅亡,人家的生命力比駱駝草種子還要堅韌,只要一點點水份就能茁壯成長。
看得出這些少數民族對安南這片土地非常滿意,雖說安南的氣候是熱了點,雨也多了點,但是跟他們原先生活的那些貧瘠山區相比,已經是伊甸園一般的樂園了。
紅河平原上到處都是那些老弱婦孺在開墾荒地的身影,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他們就拿著刀槍,正在為了生存環境在擴張。
各族的人民在這里相處非常融洽,在干活之余,各民族的民歌此起彼伏,終日不絕,令人陶醉。
只有羌族和藏族私底下抱怨這地方熱了一點,沒辦法,這兩個民族原本是生活在川西高原上的,習慣了險峻的高山和寒冷的冰川風,驟然來到炎熱多雨的紅河平原,一時間不適應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抱怨歸抱怨,讓他們重新回到川西高原去他們肯定不干的。
據董科說,這些來自雪域高原的戰士都是非常優秀的騎兵,能騎在飛馳的駿馬背上用弓箭將五十米外的芒果完好無損的從樹枝上射下來,連很多全家軍騎兵出身的軍官都自嘆不如。
原本,全旭想要前往升龍城,觀看南下軍團把升龍城打下來,可是計劃沒有趕上變化,噩耗傳來,袁可立與崇禎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突發重病,已經數次告急。
別看袁可立現在已經幫不了全旭多少了,可是全旭也明白,如果沒有袁可立的幫助,也沒有他的今天。
他對全旭的幫助是全方面的,比如說登州?如果登州要想卡全旭的脖子,那非常容易,登州是全旭移民的主要出海口,前前后后每年都有一兩百萬人從登州乘坐移民船離開。
如果有人從登州卡死全旭,全旭就會非常困難,更為關鍵的是,袁可立和孫承宗利用其門生故吏,給全旭朝廷方面的支持。
全旭帶著三娘從紅河三角洲離開,這一次他并沒有乘坐鄭和號,而是乘坐了海豹號,海豹游艇是這個時代最快的船,如果不考慮經濟航速,可以跑三十五節。
而且擁有雷達,可以二十四小時航行,從紅河三角洲出發,想要抵達天津,其實只需要四十多個小時。
全旭也故不得隱藏海豹的秘密,全速返回。
這次返回京城,也是袁可立的意思,這是他要托孤。
細論起來,倪元珙之兄倪元璐也算是袁可立的學生,他與董其昌、黃道周等都是袁可立的學生,畢竟袁可立可是當過主考官。
如果論起來,座師比不上恩師,不過,這是一批龐大的政治資源,如果利用得好了,全旭完全可以彌補上他的短板。
全旭查了資料這才知道,袁可立的學生劉理順、倪元璐在崇禎吊死煤山,倪劉二人雙雙殉國,并仆從十數人。
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袁可立,才是真正的大牛人。
全旭這才明白,如果不是袁可立在后面擋著,光靠崇禎的信任是保不住他的。
崇禎七年十月初一,全旭抵達京城豐臺,卻看到了一個意外的人——袁樞,看著袁樞胳膊上的黑紗,他明白過來,還是回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