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為富不仁,說的就是他們。
崇禎似乎想到了什么,揮手招來了王承恩:“剛剛武威侯所言,你聽到了吧?”
“回稟皇爺,奴婢聽到了!”
崇禎道:“京城周圍,那些地主是不是把田地撂荒了?”
“也不全是,有相當一部分地主,把田地撂荒了!”
王承恩一邊觀察著全旭的臉色,一邊觀察著崇禎的臉色。
“京城最大的地主是誰?”
“嘉定伯周國丈!”
嘉定伯周奎其實并不是京城最大的地主,不過名義上卻是,因為其他士紳的地主多少都會掩人耳目,分散開來,有可能一名名不見傳的地主,他名下的十幾萬畝土,其實都是某個權貴的。
周奎的田地最多,那是因為他利用勛貴的身份,接受了大量的投效,足足一兩百名中下地主把田地掛在周奎名下。
崇禎問道:“他有多少地?”
“不下五十萬畝,田莊有六十多座!”
崇禎又問道:“他歲月多少石?”
“以崇禎七年為例,他歲收,歲收五萬四千余石!”
“混賬!”
哪怕天氣干旱,一畝地只產出一石糧食,他應該有五十萬多石糧食的收成,事實上,周奎一年的糧食收成不過五萬四千石,不足他名下田地的十分之一。
崇禎豈會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是什么貨色?
可是,子不言父過,長輩就是長輩,崇禎也不想留下薄情寡義的名聲,就沒對其進行處理,可是在得知周奎的田地超過五十萬畝,卻僅收五萬余石糧食的時候。
崇禎瞬間就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