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旭的文筆其實是不錯的,畢竟,能當影視策劃的人,至少在寫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楚,在這篇文章里用大白話向讀者講解暴雨、暴雪、冰雹、臺風、干旱等可怕的自然災害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皇爺,皇爺!”
王承恩拿著一份報紙,遞給崇禎。
崇禎也是看了全旭的文章,他才知道雨落到地上會蒸發,變成水蒸氣重新回到天上,水蒸氣遇冷后就會凝結。
如果是夏天和秋天它會變成雨水重新落回地面,如果是冬天則會變成霜雪降臨人間,春夏之交則可能會變成冰雹。
“原理就跟凝在鍋蓋上的水珠一樣,如果鍋蓋溫度正常,一掀開鍋蓋總會看到很多水珠從上面掉下來;如果想辦法把鍋蓋的溫度降到零度以下,那些水珠則變成冰珠附在上面,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不必大驚小怪。”
介紹了這些極端氣候形成的原理之后,全旭又介紹了很多觀測、預報這些極端天氣的方法,話里話外就是一個意思。
所謂的“天威”就是放屁,不過是一些比較極端的天氣而已,只要平時留意,大多是可以預防的!
崇禎看完了這篇文章,直感覺自己眼皮狂跳,低聲道:“他膽子也太大了,這樣的話也敢說!?”
周皇后跟著崇禎一起看,同樣是面色微微發白。
“天”在古人眼里是極其神秘、威嚴的,主宰著一切,哪怕是近乎半神的帝王也得自稱“天子”,以自己是上天的寵兒自居,這些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中國人長達幾千年。尤其是在儒家推波助瀾之下,更是越發的牢固了。
然而,全旭現在卻大咧咧的給他們捅穿了:所謂的“天”不過是從地面蒸騰上去的水氣形成的,它是威無縹緲的,根本就沒有什么神威!
把自然災害歸咎于帝王失德,上天發怒,是非常愚蠢的,遇到了這樣的天災不想辦法去組織百姓救災,把希望寄托于帝王下罪己詔平息上天的怒火,消彌天災,那不僅是推卸責任,更是草菅人命!
全旭不光當朝文武大臣被噴了個遍,上下幾千年的文官幾乎一個沒跑,都被噴了個體無完膚!
最絕的是,在文章的最后,他還寫道:一些冰雹災害也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及時發現,設法用火箭往冷云里布撒鹽、干冰、碘化銀之類的東西,可以把大冰雹變成小冰雹,把小冰雹變成雨水,從而降低損失。
這一段,讓崇禎看得是目瞪口呆:“你這是要逆天嗎?”
周皇后也呆了半晌才說:“武威侯…真的是太大膽了,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啊!不過,如果能證明這些法子是有效的倒不失為一件好事,至少,陛下不用背這么多罵名了!”
崇禎皇帝聽到這話,心中一動。
然而,想到另外一種可能,他搖搖頭道:“證明,這如何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