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結結實實的撞了一回南墻。
吳宗達帶來的條件不謂不優厚:允許山東新軍擴軍至十六營八萬,五年之內調秦承祖到兵部任職,把他培養成未來的兵部尚書;
事成之后,山東新軍所有軍官晉升一級,餉銀加倍,擁有在山東自籌糧款的權力。
其他條件還好,自籌糧款那條把秦承祖雷得不輕,眼都大了:“老大,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嗎!?”
自古以來,軍餉的籌集和發放大權一直由中央政府掌握,兩宋之后,則由文臣集團掌握,成為他們限制武人勢力的利器。
沒有我們點頭你連軍餉都拿不到,跟我拽什么拽?想捏死你實在太容易了!
朝廷再怎么困難,哪怕是拖著欠著,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將這一權力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松手,因為一旦松手,離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
唐朝在黃巢起義之后逐漸喪失了這一大權,隨后便是群雄并起,藩鎮割據,殺得昏天黑地,那個亂世,文人的命賤如草芥,從安祿山到黃巢再到李克用,每次攻陷長安,殺文臣如殺雞,宋朝發了瘋似的打壓武將集團就是在五代十國的尸山血海中留下的心理陰影,那種噩夢,他們真的不想再來一次了。
哪怕讓整個國家徹底完蛋,也不能讓武夫當權,重現藩鎮割據!
為什么朝廷對遼東失去了控制?
因為崇禎許給了全旭自籌糧餉的權力,后來,崇禎想收回,不過,被全旭用二百萬石糧食的給擋住了。
朝廷任何一個大臣,可沒有能力在遼東籌到二百萬石,而且這不是稅前,而是稅后。
這個權力,吳宗達敢給。
但是,秦承祖卻不敢要。
整個山東,基本被工業黨滲透成篩子了,袁可立在擔任巡撫的時候,還好點,現在山東巡撫的命令也沒有全旭的命令好使。
別看山東軍全旭不管事,都交給秦承祖在管理,然而問題是,山東的人口,被移民到了遼東很大一部分,現在山東連糧食也無法自給。
別說養活秦承祖麾下四萬余人馬了,這些糧食是全旭送過來的,代價就是山東軍一路為全旭移民開綠燈,保駕護航。
曾經出現過徐州知府為了阻止移民離開,派衙役阻擋移民隊伍,山東新軍直接派出了五百余名騎兵,越境把徐州衙役驅散,保護移民離開。
特別是全天下都是在質疑全旭能不能戰勝上天,實施人工降雨的時候,秦承祖壓根就沒有懷疑,因為在秦承祖心中,全旭就是神,而且整個山東軍都是全旭的崇拜者。
山東的情況肯定沒有辦法比,很多將領已經把家人遷到了遼東,享受遼東的經濟紅利,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消息傳出來,秦承祖要對付全旭。
第一天,他就會尸首分離,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吳宗達氣壞了,他沖著秦承祖大吼道:“姓秦的,你這武夫,不要給臉不要臉!姓全的能將你捧起來,老夫就能輕易將你打下去!快快調兵北上,將那姓全的拿下,如若不從,信不信老夫讓你身敗名裂,連想回鄉當一農夫也不可得!”
秦承祖淡淡的道:“吳大人,拿兵部調令或陛下圣旨,秦某末將只聽從兵部的調令,沒有兵部命令,一切休提!”